「场景城市」什么是场景理论(场景如何塑造社会生活)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场景城市」什么是场景理论(场景如何塑造社会生活)的知识。
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利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物质的创造与追求,而后工业时代,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权重明显加大。当城市形态逐渐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传统的工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逐渐捉襟见肘,久而久之自然不足以对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场景理论于是应运而生。
同样的一杯茶,放在书房是文人的诗情画意,放在高楼大厦的写字间是小资的闲情雅致,放在酒店则可能是商人的运筹帷幄……茶还是那杯茶,究竟可以喝出什么样的味道来,取决于人,更取决于所处的时间、地点和场景。
找出同样一杯茶不同文化味道的内在规律,这是以特里·克拉克和丹尼尔·西尔为首的新芝加哥学派创立场景理论的内涵之一。场景理论是国际上首个分析城市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对城市发展作用的理论工具,其选择从消费角度来解释后工业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现象,区别于以生产为导向的工业理论,涵盖了从经济增长到居住地选择,再到选举和新社会运动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场景理论的诞生是城市发展的“形势所迫”。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工业纷纷搬离中心城区,原有的生活区与制造区混搭的城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功能区位更加清晰。时过境迁,工业区原有空间逐渐被“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高新技术和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填补,于是“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
制造业将城市空间让渡于新兴产业,这并非简单的产业更替。作者指出,“工业时代的学者们更多地把城市看作具有生产意义的地点,而后工业时代的学者们可能更多地把城市看作具有美学意义的地点,消费、体验、符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不难看出,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利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物质的创造与追求,而后工业时代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权重明显加大。当城市形态逐渐由工业生产向消费转型,传统的工业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逐渐捉襟见肘,久而久之自然不足以对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场景理论于是应运而生。
本书是克拉克团队历时12年,深入细致研究的重要结晶。克拉克团队依托邮政编码和人口普查等资料,对美国、加拿大、法国等1000多个城市的餐馆、酒吧、咖啡馆、书店、博物馆、足球场、学校、珠宝店、服装店、画廊、剧院、影院等消费娱乐设施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不同都市设施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比如酒吧取向刺激开放、俱乐部取向自我表达、图书馆取向知识进取……”在对这些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后,他们选择从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三个方面15个维度,对舒适物逐一赋值,然后计算出分数,从而测出场景的价值取向,如开放或保守、张扬或寂静、愉悦或沉闷等。
场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打造场景,有助于驱动城市经济发展,但经济并不是场景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例如北京798艺术区的形成,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自2001年起艺术家扎堆的结果。就现实情况来看,场景的形成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因为自上而下的政策规划,比如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规划的创意社区;也可能因为自下而上的市场发展,比如近年来国内一些开发商打造的集商业、娱乐、休闲和住宅为一体的多功能区。
两位学者坚信,高场景值至少可以通过三种“外力”打造实现。首先是高层级的政策;其次是地方政策,这可以看成是地方的战略发展规划;再就是“自下而上”的经验,这一点很重要。俗话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兴趣爱好接近的人聚集于同一社区时,显然更有助于形成场景特色。比如前面提到的798艺术区,还有近年来渐成气候的北京市通州区的宋庄艺术区,都是因为艺术家自发向某一地聚集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两位学者关于打造场景三种力量的建议,虽然都离不开规划建设,但绝不应等同于简单的大兴土木。换言之,无论是政策引领还是规划制订,都应对照场景的三个方面15个维度内容,科学决策。盲目的大干快上,极易形成一些看似高大上,实际无人肯前往居住的“空城”“鬼城 ”,以及毫无内涵也无人气的人造景观,在这方面国内外一些城市均有过惨痛的教训。
再者,打造场景的三种力量看似实施主体不尽相同,但最终落脚点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是人就有习惯有爱好,就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倘若场景打造失去人文关怀这一重要前提,表面光鲜的场景实际可能冰冷异常,无人问津。从这一层面看,投资多寡与场景值高低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