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基辛格」书中自有黄金屋下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下一句)
最近很多人在问「英文基辛格」书中自有黄金屋下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下一句),今天神州网就「英文基辛格」书中自有黄金屋下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下一句)展开分析。
宋朝皇帝赵恒曾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俄国大文豪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台阶。”想必大家都对以上名言耳熟能详。然而,正如一句源于英国的传世谚语所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了每个人基于自身经历会对同样一句名言有各自的解读。那么,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已至而立之年的我,回首过往,展望未来,读书,具体有什么用呢?怎样才能让它更有用呢?对于这个问题理解的深与浅、回答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我能从他人的经验里吸取多少养分,也直接影响了我能否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记得上小学和刚上初中的时候,我最痛苦的时间之一,就是周末要完成400字、600字或者800字作文作业的时候。我坐在书桌前,面对作文纸,手握签字笔,往往是绞尽脑汁但又无话可说地呆坐个把小时,经常只能拖到周日晚上被迫憋出几百字草草了事。
初中语文老师教育我们:要想输出得好,必须得输入得多,多阅读优质文学作品,写作才能滔滔不绝。为了克服写作难题,我开始有意识地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当时市面上有不少旨在提高中学生阅读水平而编纂的近当代文选,书里汇集了20世纪初中国白话文改革以来的优秀散文,我陆续地购买并阅读了一些;当时市面上也有为适应中学生理解水平而随附大量注释的古代文学作品集,我也购置了一些。记得初三毕业前我已将一套中学生注释版的《古文观止》读完了。在不断阅读和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我逐渐领略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与美轮美奂,并爱上了它。记得多年前赴京上大学时,我还在行李箱中放上了一门尚未阅读的唐诗鉴赏书籍,并在大一学年读完了。阅读和写作,贯穿了我的整个求学生涯。
工作以来,因为业务需要,我就不再将阅读重心放在经典文学著作上了,但是偶尔需要写作的时候,无论是驾驭哪种文体,我都不再觉得落笔有多艰难了,少年时那种无从下手的痛苦几乎没有重现过。从事律师职业以来,我撰写的主要是公文性质的法律文书,要求逻辑严密和有理有据,与散文所要求的文笔优美和发散思维有所不同。刚从业的时候我多少有些不适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和锻炼,我终于克服了难关,现在写法律文书已经得心应手了,这可能得益于上学时多读文学作品而积累的一点文字功底吧!
古人流传下来的话“读书破万卷,笔下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看来是不无道理的。提高语文鉴赏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的关键在于多读书,缺乏大量输入而祈求有能力输出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想,学中文如此,学英文亦如此。
近年来,我一直在利用业余零散时间提升英文能力(关于我的英语学习经历,详见本公众号上一篇文章《我和英语的爱恨情仇》)。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我有意识地多浏览CNN(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App以了解时事新闻。多年前我刚开始阅读CNN新闻的时候对新闻英文的表述方式颇感陌生,而且常遇到不懂的单词,所以阅读速度比较慢。后来我逐渐突破了瓶颈,于是便主动寻求起其他难度更高的阅读素材。
由于我并不奢望自己的英文水平能达到母语就是英语的人,所以我并没有选择从经典英文文学作品入手。我认为学习英文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动力问题,如果没有足够动力驱使而只是单纯依靠所谓的“意志力”,我想世上很难有人能坚持学英语。因此,我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中挑选有深度的书籍来阅读,这样既能满足我的感官乐趣,又能丰富我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中完善我的气质谈吐。比方说,我新近读完了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撰写的英文著作《观世界》。
李光耀根据自己数十年治国理政、外事交往以及广泛阅读等的积累,论述了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热点问题、民族性格和发展趋势,可以说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对文明多样性和地缘政治的好奇。目前我正在阅读的英文著作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撰写的《论中国》,本书从西方成熟政治家的角度观察中国自帝制时代末期以来在民族性格、自我认知、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不断变化,以及贯穿其中不变的因素。本书旁征博引、论述有理有据,反映了作者基辛格对中国历史、经济、政治的钻研程度,也体现了他对中美关系的参与深度和思考深度,这绝非华盛顿的政客和技术官僚,甚至重要内阁成员所能比拟的。本书我已经读了大半,结束之后我打算阅读基辛格的另一本著作《世界秩序》,满心期待啊!
当然,我阅读英文著作的时间主要还是搭乘地铁、火车、飞机等的零散时间,这决定了我不可能短期内投入海量时间去阅读积累。但我想没关系,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持续读到,就是赚到。
读书不仅对我提升中文和英文能力有帮助,对我从事本职工作也大有裨益。作为一名律师,职业生涯里能经办的业务和遇到的法律问题都是有限的。律师可谓是用自己有涯的知识积累来面对无涯的万千世界,如果仅通过自己做业务来积累直接经验,而不注重阅读去积累间接经验,那么恐怕终其一生都很难取得大成。所以我们在承办业务时乃至业余时都会多读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司法案例,争取了解问题的全貌。
中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一句句法律条文就是代理律师据理力争和法律顾问运筹帷幄的武器,也是法官定分止争和监管机构严正执法的公器。然而,法律语言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读完法律条文,恐怕还不一定能在承办业务时自如运用。为了进一步吃透条文,最近我持续阅读由最高人民法院编写的其对主要法律和司法文件的理解与适用丛书。对于一部仅有数十条条款的法规,最高法的作者们往往能用几百页的篇幅从法学学说、社会背景、利益博弈、与其他法规的勾稽关系、案件适用等多个角度详细阐述。我阅读这套丛书,既是对已有心得的巩固复习,以温故而知新,也是对较少涉足的领域之深入学习,以拓展新业务。诚然,在具体经办业务面对具体问题时有针对性地检索法律、参考同类案例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然而我也很认同一位前辈所说的,“遇到问题去学习如何解决,好比感冒吃感冒药,只是治标;系统去学习基础知识,好比平时锻炼,增强体质,这是治本。”
读书和爱情一样,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如何读书,值得我们一生去思考和实践。“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名言流传至今已逾千年,在我看来仍极具时代意义。善于读书,我们就能更好地将他人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善于读书,我们就更有把握走出美好人生。最后,我想引用宋真宗赵恒的诗篇来结束本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