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收益」p2p模式是什么意思啊(P2P模式大揭秘)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连环收益」p2p模式是什么意思啊(P2P模式大揭秘)的知识。
小牛在线,凉了。
这意味着,P2P,即将彻底凉凉了。
一家千亿规模的P2P平台——小牛在线日前宣布良性退出。该平台于2013年6月正式上线运营,运营时间已超六年。
官网数据显示,小牛在线目前仍有超百亿元的待还款项。
说起小牛在线,小投的前同事还安利过,当时那位同事信誓旦旦地说:没事儿,我有同学在里面工作,放心买……(咦,这话术是不是有点熟?)
现在不知道那位前同事,和前同事的同学咋样了。
其实小投对小牛在线的退出并不意外。P2P,从2013年的横空出世、风光无量,到这几年连环暴雷、墙倒众人推,可以说,我们眼看着P2P“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2016年,某P2P一周的收益率)
(早年的P2P,收益高很诱人,而投资门槛又非常低,可以说对投资小白相当“友好”)
而后,P2P开始接连出事:
2016年初,“e租宝”平台21名涉案人员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该平台一年半内实际非法吸收资金500多亿元,涉及投资人约90万名。
2019年3月,昔日独角兽“团贷网”暴雷,44名嫌疑人被捕,涉案资金高达1500亿元。
……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退出行业的平台数量为732家)
P2P到底怎么回事?
暴雷的P2P,还能追回投资款吗?
未来还会有像P2P这么“高收益”、低门槛的投资品吗?
小投今天掰开揉碎,来给大家盘一盘。
01 那些年,小投怼过的P2P
其实早在2013年P2P风头正盛之时,小投就开启了diss模式,强烈质疑这类盈利方式、风险都不明确的网上借贷。
在2013年12月的文章《这十类P2P都会死,坚决远离!》中,更是把P2P列为高危风险投资品,彼时,基本涵盖了市面上80%以上的P2P。
(2013年9月,小投在推文《零基础学投资理财实时互动问答内容曝光》中首次提到P2P)
小投的老板之一——创始人水湄物语说的更极端,她2015年的时候讲,P2P两三年之内会大量消亡。(当时,有不少小伙伴听了这个消息提前撤出,避开了这颗雷)
话说回来,P2P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它面向人群足够精准:小白投资者。
这类人群有些闲钱、但不懂投资理财。股票基金什么的对他们来说太陌生,银行理财又手续麻烦、稍不注意还会被忽悠买了披着“理财产品”外衣的保险……
于是乎,很多投资者在没有了解潜在风险的情况下,就一头扎了进去,有投入自己全部存款的,有借钱投的,更有甚者会“安利”其他人入场(还记得小投的前同事吗?)。
当然最后,P2P的暴雷,让很多投资者损失惨重,现在还有人在维权的路上。
02 P2P暴雷的钱,能不能追回来?
今年年初,北京法院发布了e租宝的资金清退公告,投资者终于能够追回一部分钱款。
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另一方面,此类案件相对复杂,从立案到兑付的周期长,要花4-5年时间,回款比例大概也只有20%-40%。
这4-5年的时间,如果你对投资P2P的钱进行合理配置,投资一些成熟的产品,可能已经有不错的收益了。
无论如何,P2P让很多人消耗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对于不懂它的投资小白,是百害无一利,也是咱们理财课程里,“不懂的投资不要碰”这一主题的经典反面案例。
那P2P有优点吗?
还是有的。据说,“薅羊毛”和“羊毛党”这俩词,就是从P2P界出来的(后来还有“暴雷”)。P2P,至少在丰富金融圈的词汇量上,还是有些贡献的。
不过话说回来,P2P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这几年时间,就“凉凉”了呢?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接触过P2P产品,但可能了解P2P的人只是少数,小投就再科普一下。
03 P2P到底是什么?
P2P全称Peer to Peer,即点对点。
本质其实是一种借钱收利息的投资模式,投资者通过平台把钱借给有借款需求的个人或者企业,收取相应的利息,到期收回本金。
(P2P运作模式)
P2P起源于英国,鼻祖是英国一家叫ZOPA的网站。随后兴起于美国,Lending Club、Prosper都是知名企业。
这种模式也是网贷的一种,介于银行放贷和民间高利贷之间。回报率往往要比传统理财高出3-4倍,此前国内很多产品都号称年化收益超过10%。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但P2P在宣传的过程中,常常找一些不明觉厉的权威来背书,搞得像是“0风险”。
(P2P早年宣传,常常说“0风险”、100%保本保息)
但衣服穿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内核。P2P的风险,是它的模式自带的。
04 P2P的风险点在哪里?
P2P的风险主要有2点。
自融自贷
平台上投资者的钱,全部被用来投向P2P平台所在公司本身的项目。也就是说平台自己筹钱给自己的项目用。
一旦项目出问题,投资者就存在利息和本金都拿不回来的风险。
长拆短
企业或个人找P2P借钱,有可能借钱时间为1个月或者3个月,有些可能更长,可是在P2P平台上卖得最好的产品一般是7天或者14天的。
还有些P2P平台号称还推出了一天的产品,当天买,当天就能拿回本息。这个时候P2P平台就得干一件事,把长的标的拆成短标。
这意味着什么呢?想象一下,一家企业在平台上借了500万,钱拿走了,半年后才还。这笔钱是由500个投资者来提供的,每个人提供1万元,可是过了7天,有10个投资者要拿回本金和利息了。
可是企业的钱还没回来,怎么办?那这10个人的本金和利息从哪里来?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平台自己垫钱的话,那就必须要有新的投资者拿着钱进来。
这种模式最大的风险就是,一旦没有新的投资者进来,那平台就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庞氏骗局就是这么个原理)。大大集团据说就是在e租宝事件后遭遇了大规模赎回,资金链断裂导致了问题的暴发。
那问题又来了:既然P2P是从国外来的,那为何国外的P2P没有出现大面积暴雷呢?
05 国外为什么没有P2P暴雷?
原因也是2点。
征信体系完善程度不同
以美国为例,美国有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可以为P2P平台提供基础信用数据支持。
上面提到的Lending Club就是通过征信局调出借款人的信息,结合FICO信用评分和内部评级系统对借款人进行风险定价。
反观国内,网贷平台获取借款人信息,主要通过公安部“公民身份认证信息系统”等20个数据源。
这些数据跟资金运用的相关性并不高,无法作为依据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做出有效评估。
市场准入门槛不同
美国的监管部门认为P2P网贷平台实际进行的是证券发行及销售,将其纳入证券公司的监管范围,平台不但要承担登记成本等,还要接受持续性监管,由此就会产生大量合规成本。
此外,P2P平台在开展业务前必须进行IPO,这就筛掉了大量中小型新兴P2P公司。
P2P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只需要经过注册公司、获得营业执照、申请许可证、办理备案四步就可以开始运营。
且行业规范和监管跟不上,国内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在2007年上线,直到2014年我国才明确对网贷行业的监管。
06 那P2P凉了,我们还能买什么?
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还能不能找到这样“低门槛(非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
我们先来看看P2P未来的路。
从目前来看,现存经营的P2P大概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清退,二是转型。
监管也发文称,要引导部分符合条件的网贷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已有至少9家头部P2P启动转型(详见下图),方向包括消费金融等。
但转型也并不容易,网贷机构要能够取得消费金融牌照和网络小贷牌照,这需要经过监管的审批,目前也只有陆金服(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和金投行(杭州金投集团旗下)成功转型。
那P2P凉了,还能投资什么产品呢?
(最好有高收益、还保本、还能随时提现的)
小投不得不说一句:
根据“投资的不可能三角理论”,投资理财的目标当中,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往往不可兼得,最多只能占两个。
(“不可能三角”理论:在投资理财中,收益高、风险低、流动性强是不可兼得的)
如果遇到一个投资产品,号称收益高,风险低,还能随时提现,那一定要注意了,大概率是一场骗局。
所以,如果从“不可能三角”来指点我们的投资选择,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方向。
1、取灵活性+安全性。
如果你对资金有随时提现的要求,并且希望这笔资金安全且稳,那么流动性较强的短债和货币基金就是你的不二选择。
2、取高收益+灵活性。
如果你想获得高收益,可以接受较高风险,又希望资金能比较方便地取出的话,可以试试股票基金。这阵子热炒的公募REITs,未来也算在这个归类里。
3、取安全性+高收益。
如果你想获得高收益,但又希望资金安全、至少能保值,同时,你对这笔钱又不需要随时取出来的话,那么高潜力的房产,就是这类的投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