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炒苍山」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意思)

互联网 2023-01-31 16:03:13

最近很多人在问「翻炒苍山」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意思),今天神州网就「翻炒苍山」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意思)展开分析。

本文转自:大理日报

■ 张  科

那日到圣应峰下野游,走到感通寺已近午饭时分, 石阶畔尽是招徕食客的饮食摊点。随意走进一家小店,见厨房里摆放着刚从山里采来的蕨菜和竹笋,堂屋里则是一筐筐的新采的嫩绿茶叶,占了很大的地方。

我坐了下来,随手拣起几片茶叶细细地嚼,似乎想把春天含在嘴里。待那叶汁微微渗出,一缕清香,一丝寒凉便穿透心底。这难道就是点苍山的滋味吗? 店家把鲜茶倒进一口大锅里,不停地翻炒,然后倒入簸箕反复揉搓,揉搓后又倒入锅中翻炒。待我们吃完饭,那锅茶已近半干。店主烧开一壶山泉,将刚制的茶叶放入壶中,给每人倒了一杯新茶,不一样的芬芳与甘醇,一下子就征服了我们的嗅觉与味蕾。

茶仙陆羽有诗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謩如台……”他羡的是什么呢?自然是有好山、好水、好茶的宜居之地。当我端着茶杯走进茶园,放眼尽是铺天盖地的绿,且绿得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整个山头除了穿花衣服的采茶姑娘,竟没有其他的颜色了。走近茶树,只见一簇簇嫩芽娇柔地立在枝头,绽放着似黄似绿的妩媚,下面的老叶则以深绿的宽厚,托着这群刚冒头的“孩子”。老枝新叶,在默默地接受阳光、传承禀赋,也更替着生命的热情与浪漫。

山外还是青山。那些采茶姑娘的手像蝴蝶一样轻轻地掠过枝头,肥嫩的芽尖便被采进了竹篓里。带着阳春的雨露,带着泥土的芬芳,要去另一方天地里绽放,把春色辐射到廊桥竹楼、酒肆茶庄、客厅书屋,在氤氲的汤色里四下飘香。

进入寺庙后院,有小僧送来茶水,堂屋一老衲便笑请我“会茶”。好生古雅哟,一个“会”字,便让人同于茶,茶亦同于人了! 虽是老茶,也还能在沸水间尽展智慧:早先它脱去了鲜活的外衣,缩手缩脚变成了干练的老者;褪去了年轻的碧绿,改头换面成内敛的褐色。但那只是迷惑你的伪装,当你抓住了它,将它泡进沸水里,它便慢慢舒展开来,碧绿之色也一点点洇染出来,杯中便是春意盎然了。

这里的茶浓绿且耐寒,经雪而不凋,又称之“苍山雪绿”,而其味醇厚回甘,大有昆仲之德,故颇受历代高僧、文人墨客推崇。明嘉靖年间,杨慎贬谪云南,翰林李元阳随同游览大理,借宿感通庙中,寺无酒,二人遂以茶代之,昼夜畅饮;杨慎在斑竹楼校注六书,写千字文,著《转注古音略》一书;李元阳亦题书“写韵楼”之佳匾。至清初,担当大和尚亦长居于此,一个原因就是舍不得一杯茶。其临终曾留偈云:“当饮一碗感通茶,担起天下铁馒头。” 这和尚坟矗立于大殿后数十米,一直供养着茶水瓜果呢。

千百年来,茶这清寂的绿精灵,净身于日月之下,生长于天地之间,受阳光轻抚,吸雨露精华,便有一股特异之功能:虽经翻搓却初心不改,只将绿色掩埋于翻炒、贮存中。待水那滚烫的召唤来临,它便还原于本色,溢出清香。这就是茶的风骨,茶的品质,也是它对涅槃巨变的永恒追求。

感通,感通,有感而通。在这充满禅意的地方,我终于读懂了茶,并领悟到它的淡泊与高远,就像一位古代的谦谦君子,文而博、礼而让,正穿着青衫徐徐而来……

回家之前,我跑到小店买了罐茶,希望也能带回一缕山野里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