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日均」融资融券交易详解(融资融券对A股影响几何)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融资日均」融资融券交易详解(融资融券对A股影响几何)的知识。
融资融券对A股影响几何
许多投资者都曾经被每天发布的融资融券数据所困扰,巨大的交易量和融资余额常常会给投资者带来难以估量的心理影响,甚至左右了部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但是,我们很少看到关于融资融券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研究。今天,我就结合最近几年的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为投资决策带来一些启发。
2021年,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日均余额达到17684亿元(其中融资日均余额为16201亿元,融券日均余额为1483亿元),占沪深两市日均流通市值的2.57%,比2020年有所提高,入下图所示:
融资融券日均交易额约为900亿元,占沪深两市日均交易量的8.49%,比2020年下降近一个百分点。
因融资融券余额不断增大,而且日均交易量占到沪深日均交易量的9%左右,所以我们要非常关注它的变化及其对我们投资决策的深刻影响。
首先,我们看融资融券余额。因为融资和融券方向相反,所以我们在分析时会以融资融券余额的差作为参考数据,而不是直接采用融资融券余额。通过对2015年1月5日至2022年1月27日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融资融券余额差值长期跟随指数的波动而波动,但波动性要比指数小(曲线更平滑),而且比指数滞后。如下图所示(左侧纵坐标为指数点位,右侧纵坐标为金额(单位:亿元),本文图表坐标皆同此图)
通过与深成指的对比,可以看得更清楚。
由上图可知,在过去的七年中,无论指数是急涨还是暴跌,也无论是触底反弹还是高位见顶,融资融券余额差值都滞后于指数,是典型的滞后指标。
其次,我们看交易数据。先看融资情况,因每天都有大量的融资买入和卖券还款交易,所以我们将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数据进行轧差,取每日的净买入额(负值为净卖出额)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净买入和净卖出数据进行移动平均,以观察其变动趋势,并将其与指数进行比对分析。详见下图:
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取净买入额(净卖出额)的30日和250日移动平均时,拟合的效果最好。所以我们选择这套均线系统与沪深300指数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上图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均线系统发出的买入(MA30上穿MA250)和卖出(MA30下穿MA250)信号都比沪深300指数滞后,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每日的柱状图,也能够发现在一些重要买卖时点,它们的表现也是滞后的,也就是说均线系统释放信号滞后的根源来自于每日净买入(净卖出)的滞后,这本质上是融资方对市场方向缺乏预判,整体而言,很多时候是后知后觉,当看到指数上涨趋势确立后才开始加杠杆(融资买入),看到指数下跌后才减少融资盘。
我们再将视线转向融券。因融券的方向与融资相反,本质上是一种做空行为,这与我们习惯理解的多头思维差异很大,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将其转换成融券净偿还额,以作为对比分析的基础数据。数据处理方式与融资相同,同样采取30日和250日移动平均值作为均线系统。
与融资不同,融券的交易量非常小,对市场和个股的影响都非常小,尽管进入2020年以后交易额有成倍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量化私募规模的迅速扩大而衍生出的对日内对冲的需求大增所致),但是,通过对30日和250日均线系统观察,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系统发出的买入(卖出)信号大多是反向指标,也就是说融券方在大趋势的判断上基本上都错了。这确实让人费解,因为面对不确定性,每次都做错也是需要天赋的,但这又难以用巧合来解释。现在还不能武断地说这个指标就是反向指标,我们还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或者挖掘更多的数据,再做进一步的研判。
因融券的交易规模远小于融资的交易规模,所以将融资融券二者合并分析时,所有特征与融资数据的特征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如下图所示)。
最后,我们对前文的内容做个总结。
1、融资融券的规模和交易量都在不断增长,对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
2、融资融券余额差值是滞后指标,跟随指数、助涨助跌,具有显著的牛尾效应;
3、融资净买入额也是个滞后指标,须重点关注其牛尾效应,由于它既会让上涨更疯狂,也会使下跌更恐慌。疯狂的时候是减仓的良机,恐慌的时候是建仓良机;
4、融券净偿还额或许是个反向指标,但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供观察和研判。
【彩蛋】投资感悟:
对于绝大多数人投资来说,通过融资融券获得收益都是困难的,投资者往往看重其获利能力(杠杆效应),而忽视其巨大的风险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投资者而言融资融券是个占小便宜吃大亏的投资工具(也正因为本人吃过这样的亏才认真对其研究了一番)。作为价值投资者,在过去七年的时间中仅仅有一个时期(2018年5月-2019年3月)适合融资买入,那个时期的市场估值和融资余额都创了历史新低(牛尾效应已经释放),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捡拾烟屁股,只要在遇到一次大调整时没有及早抛掉,所有的小盈利都化为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