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公司」中简科技行情分析(真实情况及公司简介)

互联网 2022-01-25 08:25:17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碳纤维公司」中简科技行情分析(真实情况及公司简介)的知识。

碳纤维所处航空航天产业链最上游,其下游覆盖军机、导弹、卫星等多个国防建设重点核心领域,中简科技合同订单迎爆发式增长充分反映产业链整体景气度持续爬坡向上。

工信部披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上市公司部分已经达到近300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300家小巨人都值得去投,我们依然需要优中选优,优选景气行业。本文,我们为你带来国内高性能碳纤维稀缺标的——中简科技。

7月14日,中简科技发布签订重大销售合同公告,公司与下游客户A签署价值6.36亿元的销售合同,合同标的为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合同履行期限为2021-2022年,具体将根据客户下发的交货计划执行。

我们认为:碳纤维所处航空航天产业链最上游,其下游覆盖军机、导弹、卫星等多个国防建设重点核心领域,公司合同订单迎爆发式增长充分反映产业链整体景气度持续爬坡向上。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简科技”)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织物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和雄厚的技术积累。中简科技是国内高性能碳纤维稀缺龙头,2008年因承接国家重点项目而成立,高端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2008年4月,中简科技为承担科技部“863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化”重点项目而成立;2010年8月建成首条碳纤维产线,设备98%以上为自主研发设计和国内制造;2011-2017年生产谱系持续完善,先后制成ZT7、ZT8、ZT9、ZM40J、M55J和M60J系列碳纤维,填补国内高端碳纤维空白;2019年5月公司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经十余年自主研发,中简科技碳纤维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产品种类有高强型ZT7、ZT8、ZT9系列和高模型ZM40J石墨纤维,M55J和M60J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也在进行工程规模化转化,部分产品参数已超越世界碳纤维巨头日本东丽。

据公司招股书表述,ZT7系列产品(高于T700级)率先打破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严格验证,已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优先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技术助力原产线升级与新产线建设,公司突破产能瓶颈。据公司2020年3月公告披露,公司现有产线的设计产能为50-100吨/年(3K),早年实际产能20-30吨/年,经技术改造与管理流程优化,目前该产线年产能最高可达100吨以上,且仍有10%-30%提升空间;

此外,公司募投项目1000吨/年T700级(12K)碳纤维柔性生产线已于2020年4月转固,未来将逐步释放产能,进一步提高公司满足客户高端需求的能力。

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简科技:斩获大订单,锁定高成长

中简科技实控人均为业内顶尖专家,高度重视研发,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公司实控人为杨永岗先生和温月芳女士,其分别直接持有公司3.53%和0.97%股权;二人通过华泰投资控制公司15.17%股权;通过中简投资控制公司7.64%股权;合计控制27.31%股权。

杨永岗与温月芳均为博士,二人都毕业于我国最早从事新型碳材料研发的机构——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杨永岗先生是公司董事长,自身长期从事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粘胶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曾承担完成国家“863项目”5项,“973项目”2项,中科院、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部委的科研项目10余项并入选中组部第二批“万人计划”。

温月芳女士是公司总经理,其致力于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科研生产工作多年,曾作为课题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承担科技部、中科院、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多项科研项目。

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简科技:斩获大订单,锁定高成长

目前,已有4-5 家碳纤维企业生产的T300 级碳纤维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代表T300 的工程产业化技术已经基本过关;而中简科技更是通过多年技术积累,突破了高于T700 级碳纤维的工程产业化技术,生产的ZT7 系列高性能碳纤维已批量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打破了国外对航空航天领域高端碳纤维的封锁。

以中简科技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正引领国内碳纤维市场产业化步伐,通过技术提升和设备革新不断解放生产力,提高国产碳纤维核心竞争力。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以中简科技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将乘风而起,逐步追上甚至超越以东丽为代表的国际碳纤维巨头。

公司研发投入7年增长近4倍,技术不断向纵深拓展,授权专利总数超20项。2013-2019年公司研发支出由625万元上升至3069万元,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7.88%。公司2020年新增授权专利5项,截至2020年12月,公司拥有授权专利总数达2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新型专利15项。

碳纤维为中简科技收入/利润主要来源,近年来织物占比有所上升。2014-2019年碳纤维收入占比在75%-83%,2020年提升至84.56%,毛利在83%-89%,为公司业绩的主要驱动器。

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由有机纤维(粘胶基、沥青基、聚丙烯腈基纤维等)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链结构而制得。

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作为新一代增强纤维,碳纤维具有碳材料固有的本性特征,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

质量轻:碳纤维密度与镁和铍基本相当,不到钢的1/4,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件材料可使结构质量减轻30%-40%。

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的比强度比钢高5倍,比铝合金高4倍;比模量则是其他结构材料的1.3-12.3倍。

膨胀系数小:大多数碳纤维在室温下的热膨胀系数为负数,在200-400℃时为0,在小于1000℃时仅为1.5×10-6/K,不易因工作温度高而膨胀变形。

耐化学腐蚀性好:碳纤维纯碳含量高,而碳又是最稳定的化学元素之一,导致其在酸、碱环境中表现均十分稳定,可制成各类化学防腐制品。

抗疲劳能力强:碳纤维结构稳定,据高分子网统计,其复合材料经应力疲劳数百万次循环试验后,强度保留率仍有60%,而钢材为40%,铝材为30%,玻璃钢只有20%-25%。

碳纤维已成为飞机结构材料不二之选。当前,由于碳纤维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基体树脂增韧性技术的突破,碳纤维正逐步取代传统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业中,特别是高强中模、大伸长碳纤维,能够显著提高冲击后的压缩强度和耐热/湿性,成为飞机结构材料首选。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1)应用在受力不大或非承力构件阶段(如舵面、口盖等);2)应用在次承力或承力较大构件阶段(如机翼等);3)应用在主承力构件或复杂受力构件阶段(如机身、中央翼盒)等;

中简科技产品秉持高端定位,下游瞄准航空航天领域。据公司招股书披露,公司军品销售占比达99%以上,现有客户主要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企业,产品应用于相关型号,较小部分销售给其他军工企业集团、民营复合材料公司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

公司ZT7系列碳纤维经权威单位三年摸底和多阶段多批次严格评价,已正式进入批产阶段,公司也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国产T700级碳纤维稳定批量供应商

业内横向对比,公司军品占比显著。据公司招股书统计,以2018年碳纤维企业销售收入为例,中简科技2.1亿销售额约99.8%来自于军品,光威复材13.6亿销售额约46%左右来自于军品,江苏恒神1.7亿销售收入约35%来自于军品。

公司客户集中度高,2016-2019年前5大客户合计销售额占当期营收比重均超过98%,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分别达到68.7%/82.2%/96.3%/76.1%。

高客户粘性与行业壁垒确保了公司收入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据公司招股书表述,在航空航天装备生产过程中,一旦型号确定,所用材料及其价格均会保持稳定。公司自2011年开始为航空航天企业供货,目前已与下游客户就T700等碳纤维产品定价达成一致,可确保批量供应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

碳纤维生产流程复杂,制备难度高,属技术密集型行业,且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规定,未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从事相关活动,公司在柔性产线、原丝生产等方面具有独家技术,已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三级保密资格单位》、《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等资格证书,护城河宽厚,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碳纤维技术壁垒高,原丝生产是核心,碳化氧化是关键。原丝质量、性能水平直接决定了碳纤维的最终性能。因此,提高纺丝液的质量,优化原丝成型的各项因素成为制备高品质碳纤维的关键节点。碳化氧化是原丝制作成碳纤维最终产品的必备环节,该环节需对温度的精度、范围进行准确控制,否则将显著影响碳纤维产品的拉伸强度,甚至造成断丝现象。

公司核心技术、生产工艺及设备均为自主研发,产品质量业内领先。

生产技术、设备方面:公司目前生产的ZT7 系列碳纤维所用的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工艺实现自主开发,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生产所用关键原辅料均为国内配套或自制;核心控制系统采用国产化DCS 自动系统。

产品方面:公司主打ZT7 系列碳纤维力学性能介于日本东丽T700 级与美国IM7 之间,拉伸模量高于东丽T700 级碳纤维,综合性能优于T700S 级碳纤维。

此外,CV值是衡量碳纤维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公司主要产品ZT7 系列碳纤维具有优异的CV值(CV 值越低稳定性越高),国内首次实现了材料质量稳定性与材料性能并重的紧密结合。

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简科技:斩获大订单,锁定高成长

公司募投项目——千吨级规模氧化碳化生产线已经转固,现正在进行等同性认证,未来将逐步释放产能,为公司新增T700 级碳纤维生产能力1000 吨/年。据悉该生产线可生产ZT7 系列(高于T700 级)、ZT8 系列(T800 级)和试制ZT9 系列(T1000/T1100 级)碳纤维以满足不同高端客户和业务发展的需求。

当前,随着公司生产线逐步达产,产能利用率逐年提高,现有产能和产量未来无法满足航空航天客户对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需求,公司产能利用率已经从2016 年度的90.58%上升至2019 年度的181.2%,而订单数量依旧持续增加。该项目的建成将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增加高性能碳纤维的供应量,为公司带来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降低生产成本。

专精特新“小巨人”中简科技:斩获大订单,锁定高成长

参考资料:

信达证券-中简科技-300777-斩获大订单,锁定高成长-20210715

海通证券-中简科技-300777-公司年报点评: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千吨级碳纤维投产强化领先优势-20210406

信达证券-中简科技-300777-首次覆盖报告:高景气、高弹性的碳纤维稀缺龙头-20210103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黄波(登记编号:A07406201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