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资金」什么是三角债(朱镕基清理三角债回顾详解)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亿元资金」什么是三角债(朱镕基清理三角债回顾详解)的知识。
上世纪90年代初,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债务,纵横交织,盘根错节,由此造成的全国范围内“三角债”问题集中暴露,已经到了国民经济难以正常运转的地步。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991年6月以前,全国“三角债”规模累计达3000亿元,而“重灾区”在东北。由于前几次清欠,只是简单地采取注入资金,对债务链条中的流动资金当作财务结算或金融问题来对待清理,这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清欠方式造成的“前清后欠”“边清边欠”,不仅未将“三角债”问题有效加以解决,反而陷入越清越欠,越欠越多的恶性循环。
一时间,“三角债”问题上下束手。
1.1找出源头
朱镕基上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分管工交战线,接下这个烂摊子,经过三次走访辽宁,进行实际调研,终于摸清了问题症结,找出了总源头:造成连环欠债的主要原因是各部门、地方与企业为追求产值和速度,在自筹资金不足不到位的情况下,大上建设项目,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控,庞大的资金缺口形成建设单位对生产企业设备、材料货款和施工企业工程款的大量拖欠,造成生产企业背债,为建设单位代付利息,叠加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在不仅做不到应该关门破产的情况下,还要继续生产,贷不到款只能拖欠,由此挤占了企业资金与银行贷款,加剧了相互拖欠,同时,由于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适销对路,大量滞销积压,造成产成品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形成投入—产出—积压—拖欠—再投入—再产出—再积压的恶性循环。另外,商品交易秩序紊乱、结算纪律松弛,信用观念淡薄,“拖欠有理,拖欠有利,拖欠出效益”思想盛行,也加剧了“三角债”的形成,最终导致全国范围内“三角债”的集中暴露。
朱镕基认为,清理“三角债”必须立足于治本清源,要抓住固定资产投资这个源头,顺次解开债务链,清一块就少一块,而不会增加新的拖欠,如果从流动资金入手进行清理,“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势必造成新的积压,扬汤难以止沸,只有釜底抽薪,通过限产压库和“压贷挂钩”,把庞大的库存压下来,用库存减少的钱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将死钱变活钱,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实现扭亏增盈,减少流动资金占压和企业间拖欠,才能广收成效。
1.2展现专业
显然,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完全无疑虑的统一意见,尤其是,在经历多番清欠均无功而返后,此次清欠是否确能广收成效,依然存在不同的意见。朱镕基以其务实的调研和深刻洞察,以一种颇显专业的见解逐一解答人们的顾虑,表现了自己驾驭这一复杂难题的信心。
比如,在固定资产投资拖欠,大部分是效益不好、资金没有来源的项目,注入资金就会背上包袱,呼吁对流动资金拖欠进行清理问题上,朱镕基表示,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缺口造成的拖欠要分三年完成,现在要先清效益好的项目拖欠,先清大中型项目,对效益不好的项目,欠债也不是不还了,这类项目不在少数,如果都不还钱,生产企业就活不下去了。投资规模已经完成,建设单位不付原材料生产企业的钱、施工企业的工程款,生产企业、施工单位只好从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等于是替建设单位背债,这是把建设单位的资金缺口负担转嫁给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这是造成大中型骨干企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管项目是好是坏,都要还钱,建设单位还不起,由银行提供贷款,让建设单位自己来付息,不能让生产企业、施工单位背债,只有这样才能把金融秩序整顿过来。
在注入资金清理固定资产项目拖欠,是否扩大了信贷规模,加大风险的疑虑上,朱镕基明确表示没有,至少从理论上上讲没有扩大信贷规模。银行把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借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把钱还给生产企业、施工单位,生产企业、施工单位就可以把钱还给银行,总的看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增加了,但贷款总量并没有增加,只是信贷结构调整了,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滞留和流失,但投入大于收回。为了解决“三角债”,增加一些贷款是有必要的,没有大的风险。而且,在资金运转时,我们要排一个次序,尽量不使资金流到产品积压的企业。对于注入资金给企业,促其还债,出现宁可欠债不借钱、不付息的难题,朱镕基严肃告诫“不行”,要有行政干预,要求它借,“为什么当初批项目、上项目、搞建设的劲头那么大,根本不考虑还钱呢?欠债就要还钱!”将来还不了钱,滞纳金依然要交,对扣缴滞纳金问题,任何一家都不能逃过,“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哪有不还钱的道理!同时他又耐心讲解,现在是要整顿秩序,你把滞纳金交给人家,其他单位欠你的滞纳金也给你,由于是连环拖欠,你也吃不了什么亏。最后,他再次严令,这些规定必须执行,不执行的,就要通报批评。
对压减积压产品200亿元,会影响财政收入这个大家认为“不得了”的问题,朱镕基显然胸有成竹,“一点儿也不要怕,影响的只是虚收”。他认为,如果对积压产品生产不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积压也不减产,亏损也不关停,一味地投钱进去维持生产,最终要么是财政补贴,要么是银行垫支,都是坐吃山空。最后他明确表示,这种用银行的钱交税,从银行口袋转到财政口袋里的财政减收“没什么可怕的”。
1.3全国行动
由于前期在东北三省四市展开清欠试点,作为全国清欠的第一阶段,重点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拖欠这个“三角债”的源头进行了清理,并狠抓限产压库促销、调整产品结构和扭亏增盈,取得了清欠实效,从而为接下来全国范围内的清欠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对此,朱镕基似乎显得更加成熟,通过强化清欠队伍,抽调计委、经委、财政、银行等部门得力干部,充实清欠办公室力量,并对清欠人员先进行系统培训,一直培训到基层经办行、分理处和企业,在他的部署带领下,接下来全国范围内的清欠工作正按照预定轨道扎实推进。
1991年9月20日,全国清欠工作正式开始注入资金,统一行动。在具体安排上,朱镕基又采取了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方式“鞭策”地方认真执行,那就是坚持哪个省区市先搞清楚就先给哪个省区市注入银行清欠贷款,搞不清楚的就暂不注入。
实践证明,从固定资产投资拖欠项目入手进行清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如在清欠实践中,通过对投资拖欠的电厂注入清欠资金,电厂还钱给设备制造厂,设备制造厂还钱给钢厂,钢厂还钱给煤矿、铁路……这种通过下游对上游的资金传导,依次还清债务,形成叠加效果,成效显著。1991—1992年,大部分清欠资金回流到了机电、原材料等生产资料行业和建筑安装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投入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解开债务链后,收回了流动资金贷款,而银行总的贷款规模并没有大的增加。
在清理流动资金拖欠方面,采取釜底抽薪之法,实行限产压库和“压贷挂钩”政策,减少流动资金占压和企业间的拖欠。对此,1991年全国完成限产压库229亿元,同时安排70亿元技改挂钩项目,1992年由于库存上升和信贷规模紧张,从清欠贷款指标中拿出30亿元兑现了部分技改挂钩项目,收到了良好效果。
到1992年底,两年来全国共注入清欠资金55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520亿元,地方和企业自筹35亿元,清理拖欠项目14121个,其中基建5420个、技改8701个,连环清理了183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拖欠和352亿元的流动资金拖欠共计2190亿元,实现了注入1元钱清理4元拖欠的效果。
通过清理“三角债”,多年来制约企业经营的资金紧张局面得到明显缓解,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大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并使一大批原来亏损、微利的企业扭转为盈,甩下包袱,增强了经营活力。最重要的,“三角债”的成功清理,在当时极大挽救了国民经济,让濒临危难的中国经济重回正轨,实现正常运转,为后来的发展和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