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企业」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介绍(基金收益利好吗)

互联网 2021-08-21 15:52:05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上市公司企业」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介绍(基金收益利好吗)的知识。

2021年4月20日-21日,由投资家网主办、湾区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发展联盟、财经锐眼、有时间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峰会以“涅槃重生”为主题,深度剖析股权投资全新业态,并广邀80+VC/PE、母基金投资大咖、100+政府单位、50+上市公司,500位投资及企业精英齐聚一堂,围绕投资人、企业家、创业者等人群最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

在下午分会场一中,恒益天泽资本CEO朱忠敬,麦捷科技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磊,美盈森副董事长黄琳,利扬芯片董事、董事会秘书辜诗涛,超频三执行总裁毛松,优博讯常务副总裁奚君武,就圆桌议题“上市公司提质与增效”展开了精彩的探讨。

股权投资助力,上市公司提质增效跑出“加速度”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由投资家网整理:

朱忠敬:大家好,我是恒益天泽资本的朱忠敬,今天围绕的议题主要是上市公司的提质与增效,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是说管理部门的要求,更多的是每家上市公司的掌舵人深刻思考的问题,在正式会议之前,每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恒益天泽资本的CEO朱忠敬,我们是一家专注于投资医疗健康、先进制造、互联网、新材料等领域的股权投资机构。之前从事了十多年的投资和IPO上市咨询,曾经投资管理的项目包括大众点评、利扬芯片等等,接下来请大家按顺序介绍一下自己。

王磊:我是麦捷科技副总兼董秘王磊,麦捷科技是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电感、滤波器等电子元器件,多项产品在国内目前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规模这几年在持续大幅增长,我本人是通讯业的投资老兵,在运营商干过,在中兴通讯干过11年,2018年从中兴出来以后,去了并购投资公司,帮助深圳国资并购了麦捷科技,现在在上市公司从事管理工作。

黄琳:大家好,我来自美盈森集团,我们已上市了十几年,是以设计、研发、生产为一体,为客户提供包装服务解决方案的制造型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也是经济的晴雨表,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公司的发展道路起起伏伏,有很多的感触,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辜诗涛: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利扬芯片的辜诗涛。2002年有幸加入了集成电路这个产业,一直服务于集成电路测试的企业经营和管理。2010年跟随公司董事长一起创立了利扬芯片。2015年我们登陆了新三板,我从工科人员向董秘岗位转变,伴随着公司发展到现在,利扬芯片于去年双十一在科创板上市。

毛松:大家好,我叫毛松,超频三是2017年5月在创业板上市,主营业务是电子产品的散热及应用,目前主要板块是电脑散热器,另外是LED散热,并由此衍生了LED成品业务,最近又开始布局5G产品的散热和应用方面,在上市公司如何提升增效方面,我们再详细沟通和分享。

奚君武:我是奚君武,我的工作经历稍微复杂一点,简单说,在跨国公司工作了20年,现在是在深圳优博讯,优博讯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企业的移动应用、还有移动支付提供解决方案,大家看到的很多快递小哥揽收和投递用的掌声电脑都是我们的设备。除物流快递行业,还有零售、制造、医疗、政府等领域,我们为这些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提供移动计算解决方案。今天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碰撞出新的火花。

朱忠敬:大家可能对几家上市公司有了初步认识,随着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量越来越大,更多的上市公司也是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作为内在发展动力,促进结构转型。各位对上市公司提质和增效这个课题怎么看?从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奚君武: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当下,除了医疗板块稍微好过一些,更多的行业日子不是那么好过,尽管有内循环驱动,但是作为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芯片短缺问题,还是有一些难点的,好在我们公司过去积累了一些产品、技术、优质客户,包括国内疫情管控比较好,在疫情期间一年内,其实很多企业数字化仍然在加速,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整个业绩看上去并不差。说到提质增效,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关键是怎么样把内功练好,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练好内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技术做好,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我觉得这是王道,是企业立足之本。

毛松:提质与增效,我认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有规划,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划,不是说碰到疫情影响,临时找一个方向,这挺难的,很容易踩坑。提质增效方面我们要做的是有很多的备选项,技术的储备、人才包括做业务,去年很明显的是很多业务,上半年慢慢感觉不行了,但是下半年又起来了,国外不行的时候国内又可以了。一个企业的提质增效不是半年能做到的,是长期的,提质增效要确保主业能领先,如果能做到上市公司,其实已经是头部企业了,我们要如何保持这种优势,不断更新和发展,在提质增效方面有很大空间。

辜诗涛:对于提质增效,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对一家企业能够做到上市,其实企业的创始人就可以定义为一个企业家。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蓝图,在不同发展阶段可通过资本市场这个平台让企业家更快速去实现蓝图。利扬芯片的初心是要服务国内的设计公司,这十年期间,也确实在这条路上帮助了很多客户,帮助了很多设计公司。对未来,只要坚持在这个赛道上,坚持选择这样的商业模式,不断把蓝图实现。对芯片测试来讲,涉及的面很广,我们定位的是中高端芯片测试,像5G芯片、AI、国产CPU、GPU等先进芯片,我们都涉及到。集成电路产业是走在科技的前端,这是我们对这个产业的定位,我们要服务好这个产业,在测试这个领域我们做到龙头老大,就像刚才嘉宾讲的,我们要练好内功,这是非常关键的,而企业在解决资金的问题后,企业接下来就是要培养自身的团队,大力去发展自身的产业。

黄琳:刚刚主持人提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在思考,从哪个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我想前面几个嘉宾都从公司的角度谈看法。我理解的是,大家对提质增效这个词都不算陌生,包括在公司开会的时候,公司内部经营也经常会提这个词。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2020年10月9号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这个文章里提出了六点意见,看完之后我认为,国家对上市公司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地如现在这样重视资本市场,对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针。从六点意见来看,也是为了更好的完善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因为我们上市了十几年,上市时间会比前面几家长,体会也会多一点。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动好企业上市,通过资本助力企业发展,目前对于好企业的评价维度也更多了,不再仅仅只是盈利能力等硬指标。诚信守法、有竞争力和具备发展前景但暂无盈利的公司也都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投资者也更加理性,他们会更有耐心地去考察和跟进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目前投资市场更加理性和成熟,也倒逼企业如何能够真正利用上市的机会,更加踏实专心地把产业做好,提升竞争力从而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我认为这六点意见是对上市公司特别好的指导。

这几年大家也看到,上市企业分化比较严重,包括指导方针也提到,探索和建立对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考核,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对于机构评估的业绩可能也会从短期调整到长期,所以大家都会更加有耐心去看一个产业,看一个企业。所以刚才几家企业的高管讲到,练内功,这是实实在在的。从公司内部发展和外部的要求来说,都是到了关键的时刻,我就说这么多。

王磊:关于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问题,我这几年的工作就是在做上市公司的提质增效,麦捷科技是我们的并购项目,两年前我被派到上市公司,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在提质增效,在中国,VC、PE已经非常发达,但是并购这种方式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统计,在欧美西方这些发达国家,并购这种投资方式占到了70%以上。比如说在通讯行业或者芯片行业,很多的并购重组在国际上发生,但是国内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模式也是在为中国的并购做探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在并购以后,公司如何做提质增效。因为这个工作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所以我就一些要点做分享。

第一,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目前中国公司有个重要发展的方向是混合所有制,这种方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既提供了规范性,又强调了市场导向的效率,所以我们通过对麦捷科技的并购,在原有的民营股东架构基础上,引入了更加合理的治理结构,保留了非常有活力有激情的部分。比如在公司运营部分,沿用了原来的管理团队,创始团队仍然是这个公司的经营主力,但同时引入了国企背书。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在一些规范性方面有提升,同时在银行的资信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背书,直接降低了资金成本。

第二,战略选择与聚焦。我们为上市公司完善了战略委员会,并通过引入了一些咨询机构以及行业专家,定期召开战略研讨会议,帮助公司进行战略选择与聚焦。我们在进入以后,帮助上市公司减少低效资产,出售了两家子公司,把主业聚焦到国产化的电感以及射频滤波器等方向,同时降低了管理团队对无效资产的管理精力。

第三,引入更多的人才,就像各位上市公司的高管以及前面投资人分享的,人才是一个公司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进入上市公司以后,引入了一些高端人才,为公司建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深圳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这种方式,引入了一些知名高校的高端人才,进一步加强了人才储备。

第四,流程梳理。因为过去20年,中国的上市公司借助于中国腾飞的机会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中美关系也出现了波折,在波动的时候,什么样的管理会更加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我们觉得应该是高效的文化。因此精益化管理,高效流程是我们公司生存的重要基石,因此在上市公司层面,我们引入了IPD流程,对整个研发生产的流程进行了完整的流程再造,现在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朱忠敬:各位上市公司的高管都讲得非常好,我也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大家提到了要苦练内功,要中长期的战略规划,人才储备,保持主业领先,保持初心,坚持赛道,因为芯片领域确实更宽,可以深耕下去,包括王总提到的并购、流程再造等等都讲得非常好。上市公司的领头人如果没有提高上市公司的意识,没有系统性去思考这些问题的话,可能上市公司在某些方面还是相当突出的,但是如果整体上没有重新考虑的话,我想不管是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好,业绩也好,可能都会受到影响。我接下来的问题是,在各位嘉宾看来,有关提质与增效,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王磊:从我的体会来讲,一个公司的提质增效有很多方面,比如股东结构、治理结构的完善,还有人才储备的提升,还有管理效率的提升,但是我觉得如果说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还是团队和人才,这才是一个公司所有的基础,做公司就是方向正确,找一些足够优秀的人来做,这个公司一定足够好,前提是这些人才不要内斗,奔着一个方向去,这就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所以我觉得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并购项目完成以后,会有团队文化融合的问题,原来的管理团队有他的工作方式,团队如何融合,新的大股东如何跟之前的管理团队相互信任,需要一个融合过程。这个过程中大家坦诚相对,互相把对方的诉求说清楚,这样大家才能够互相信任,更好地融合。这个过程中,大家各自干好擅长的事情,比如说原来的管理团队,把他的生产经营能力发挥出来,新的股东也帮原来的管理团队引入更多的咨询机构、市场资源,同时新的股东基于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把生态链的打造,资本运作等工作做好,比如我现在在麦捷负责的主要就是投资与融资工作。大家相互配合,紧密合作,使得团队稳定,人才贮备增厚,这是一个公司稳步上升的最重要的基础。

黄琳:对于提质增效,我想从资本市场,大的环境上去做理解。在早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较为浮躁,使得很多上市公司没有经过充分考虑和考察,去做投资和产业的布局。经过时间验证,这些可能就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资产,包括团队等等,这时上市公司首要纠正早期的错误之举,将一些低效、无效的资产团队进行淘汰,先是做自我内部诊断和清理,就像人一样,之前食入对身体有害的东西,现在就需要去调理。调理之后才是如何通过练内功,强健体质。当然,强健身体的方式可通过内部,也有借助外部的技术力量,让一些传统的产业,与跨界的技术结合,来助力公司的发展。比如说原来的一些制造型企业,如何借助现在的云科技,一些数字化管理,去推动企业更好地借助这些工具,从而提高精细化管理。所以提质增效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围绕着公司整个生命周期去考虑的问题。

辜诗涛:我个人认为,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提质增效的过程。利扬芯片成立于2010年,当时的定位是做中高端芯片测试,从早期我们涉及到一些安全芯片,包括银行卡、社保卡,还接触到北斗,我们做了十年技术的积累,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去切入不同的、更高端的产品类型,比如包括5G通讯芯片,手机相关的芯片等等,这就是提质过程。增效方面,随着公司自身的能力和营业规模的不断发展,这是一个增效的过程,这也是董事长一直跟我们讲的,要做一个有灵魂的企业。如果一家公司的方向是盲目的,可能上市之后会改变公司的一些策略方向,这对未来的发展是有弊端的。

我们跟投资者、政府、银行分析师一直交流宣导,芯片测试是什么样的位置,它包含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芯片产品测试这几个领域。利扬芯片在去年双十一上市,目前也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独立第三方芯片测试的企业,在未来坚持在赛道上不断去宣导产业,让更多人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痛点在哪里,我们一直在宣导分工合作模式,随着产业规模的放大,分工合作这样的商业模式才是最适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模式。对于企业来讲,我觉得更需要专注于自身的业务,不断去发展,通过上市后的资本平台,去拓展自己所专注的领域,谢谢。

毛松:提质就是除了管理效率高,产品也要有竞争力。增效就是要降本,我个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有持续力,最重要的是在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方面,对于企业是常抓不懈的。刚才几个嘉宾已经说了专注,我对此体会也比较深,这几年总结出来也是专注本业,把本业做强,再不断做延伸,这样又稳又快又好。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合规的情况下,把成本控制,把人才储备,包括新技术新产品储备,同时都布置好。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方面,谢谢。

奚君武: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尤其是已经上市几年的公司,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因为人才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太重要了,过去五年十年,靠一个产品可以上市,靠一个不是特别好的技术可以上市,现在变得越来越难了,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了,尤其是注册制以后,进口越来越宽,出口越来越窄,大家竞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才!有了人才,你可以有好的技术、好的战略、好的管理,也可以有好的战略储备。所以我觉得上市公司既然已经上市了,已经有了第一桶金,可以去找到一些比较好的人,所以引进一些好的核心的人才很重要,包括国际人才和国内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

朱忠敬:前面讲了很多,今天峰会大主线是股权投资,上市公司在近几年股权投资领域参与度也是非常高,通过LP的投资、并购,深度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怎么样去加强优质资产的竞争力,我想就这点请各位嘉宾谈一下,对股权投资有什么理解和看法,如何把股权投资用好用活?

王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权投资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我觉得最直接的作用,还是通过并购能够很快做大收入以及利润规模。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规模意味着你在行业里的地位,增强行业的地位,很多资源就会相应过来,包括品牌资源、资金资源各方面,特别是现在二级市场出现了趋势,资金会更加追捧市值比较高的白马股、龙头股。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并购确实可以快速做大规模,但就像黄总说的,一个公司怎么管理股权资产,怎么做整合,这是并购以后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并购这个动作很简单,就是用钱换股权,但是公司的管理整合,这一定是每家公司并购以后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小的公司去并购一些大的公司,你的管理文化、制度可能没那么完善,怎么样去整合比较大的公司,即使是大公司并购小公司,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是并购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代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当然我们会进步、积累经验,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方面,股权投资对上市公司而言,是营造一个好的生态圈,就像中兴通讯和华为,他们都会投很多生态圈的企业,比如一些集成电路、射频、材料方面的企业,他们的投资比例远远不足以去控制这些公司,但是为什么要去投?是为了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形成股权合作以后,某种意义上就成立了联盟,大家在联盟里面互相沟通,这种交易成本是比较低的,这种信任关系会比较好,大家就可以一起做很多事情。

黄琳:大家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规模化企业都是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去做强做大。对于中国来说,未来的趋势也是如此。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对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做强做大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未来国家也会借助股权投资做强中国的企业,这个趋势是不变的。纵观国内外,特别是美国的股权融资要远远大于中国的股权融资体量,股权融资就要看如何能把它利用好,利用充分一定会助力上市公司获得良好发展,反之也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的包袱。

特别是股权投资,我们公司之前也有一些收购,应该说是不成功的,如何从不成功的收购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也是一笔财富。所以对于股权融资投资,股权可以给企业融来现金,也可以融来资产,就看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是需要现金助力企业扩张规模,还是需要用一些更好的资产进行协同发展,这就是股权的魅力。但是近年也可看到很多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失败的现象,大多数的失败都是基于对标的资产的调研考察不充分,投后管理不到位,甚至有些公司为了短期的诉求去做投资并购,这样成功注定成为小概率事件。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能因为一次失败了,就不去做股权投资,这就失去了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融资工具,这也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所以,我也在思考,我们如何能把股权投资做好?为什么这么多上市公司,在股权投资过程中,在收购资产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表现都是不太理想,这是要思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进行股权投资的时候,是否能够联手专业的投资机构,专业投资机构所调研覆盖项目繁多,投资团队更专业更有经验,对于企业来说,发展自身企业很有经验,但看待外部的企业和产业,不如专业的投资机构积累的经验多,投资团队不如机构更全面,这样上市公司可以和机构联手互补优势,把股权投资的工具用好,去助力企业的发展,谢谢。

辜诗涛:讲到投资就想到2015年登陆新三板之后,我们持续在做融资。虽然我们是一家测试企业,但是我们找寻客户和设计公司,就跟做投资一样。对公司来讲,研发团队是有限的,但是设计公司的每一款产品,每一颗芯片都需要经过测试才能进入终端市场,产品上量才能给公司带来真正的收益。

我们已经有超过150家的战略客户,这些客户有些是体量很大的设计公司,还有很多初创的设计公司。我刚才也听到一些投资机构在讨论,集成电路产业估值很高,动不动上百亿,要投这个产业,就要投初期,但外部了解和判断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特别是设计公司大多是轻资产模式,怎么判断能不能把产品做出来呢?

从过往经历来看,很多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不一样。利扬上市之前没办法去协助设计公司完成阶段的目标,但是登陆资本市场之后,未来能有一些去帮助国内设计公司做大做强的方向。对一家企业来讲,要围绕它的主业,周边的生态圈,去完成股权投资。隔行如隔山,跨越太大,可能很多投资就会面临失败。

毛松:股权投资是每个上市公司都需要经历的,应该大家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总结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上市公司要正确认识自己,公司上市以后,突然有很多钱了,各种关系、资源、好的项目都来了,最怕禁不住诱惑。

这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上市以后想干什么,是想在赛道上储备,还是考虑别的发展,主要投资并购还是在主业上。在主业上做股权投资,你想投初期项目的话,公司规模要多大?对自身来说能承受几年?两年还是五年?持续投入有没有耐心?主业现金流能不能支持?如果投不了也会非常痛苦。隔行如隔山,即便行业相同,也不一定能看明白。就算所有的条件都契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化融合问题。所以我们在投资前,还是要明确想干什么。

第二是自身条件能不能支撑投资或者并购。我们还要做更多的考虑,如果出现问题了,或者说万一失败了,和我们期望差异很大的时候,选择怎么处理,考虑之后,在投资设计上还有协议签署方面,对投资人的要求,都会有比较好的安排,避免踩坑。或者等到主业发展得很好,再来投资会更好,不然投了却做不起来也不好。投资企业要投自己熟悉的,自己能控制掌握的,我就分享这么多。

奚君武:企业的发展无非两种主要模式,内生式和外延式发展。内生式发展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是基础,然而对于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光靠内生式发展显然已经远远不够,外延式发展就显得越发重要了。外延式发展主要是通过股权并购,股权并购一方面可以帮上市公司扩大规模,做到行业第一、第二,还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得技术、渠道,还有机会在国际上帮企业拓展一些新的领域,所以股权投资肯定是必须做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怎么样做好整合,也就是实现资源共享或者说协同效应。

我曾在500强的跨国公司做亚太区主管多年,有的公司一年可以收购同行业的四到五家公司,收购之后可以在六个月内把品牌整合,把人员整合,把渠道整合,这个效率是非常高的,当然这是“象吞蛇”,大公司并购小公司还容易一些。但是小公司整合大公司的先例也不是没有,比如斑马技术收购了摩托罗拉,就是小公司整合大公司,整合的速度可能稍慢,但是仍然要整合。我想说,国内很多公司因为有对赌协议,并购之后对赌三年,就很难整合,你怎么整合才能在产业链上实现协同效应?这个需要认真考虑,我想说的是,并购很重要,但是整合、协同效应同时也要考虑到。

还有一点,在企业并购的时候,怎么注重沿产业链延伸,也就是专注。我在美国公司能感觉到他们很专注,绝对是按照他的产业链,纵向也好,横向也好,在产业链里有协同效应,不会说房地产好就做房地产,环保好就做环保,盲目追赶风口,肯定不会这样。所以我觉得国内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做大之后,要避免的就是刚才毛总讲的,怎样不被诱惑,守住投资底线,沿着产业链方向去打造核心竞争力,这是很重要的。

朱忠敬:时间关系,问最后一个问题。有关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我想最终都会体现在股价上,也决定了在座各位董事们财富的变化,包括机构投资和个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那上市公司怎样才能保持创新力和活力?

奚君武:所有的上市公司既然能够做到上市,就一定会有特殊的地方,不管是创始人也好,企业文化也好,产品也好,一定有一些好的东西,这是在IPO之前,通过多年的努力获得的,这些是优势。关键是上市之后,我们的企业怎么样能够保持好这样的优势,保持你创业的初心,永远让你的企业能够像一个创业公司那样,不停的发展,避免大企业病。因为很多企业上市之后,很快的横向扩张,纵向扩张,想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大企业,结果就分散了注意力,所以我们的企业怎么样能够不忘初心,构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不管未来的世道怎么变化,都能够勇立潮头。

毛松:我想说的也是这些,上市以后,很多人有些懈怠,对行业地位的追求、回报、初心是不会变的,上市之后,我们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总的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市的时候你承诺的使命是什么样,就按照使命做,竞争力有了,活力自然少不了。

辜诗涛:集成电路产业本身就处于创新赛道,会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技术,对于集成电路测试企业来说,要不断面对来自新技术、新产品的挑战。利扬芯片上市之后,我们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搭建人才梯队,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创新需要人才支持,需要有更多的人才不断加入到企业当中,企业想要不断保持创新能力,就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这样才可能让公司的技术在行业里保持领先地位。

黄琳:简单一句话,对于企业来说,还是要坚定行稳致远,保持创新力和活力,在创新中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长远目标发展。

王磊:关于如何保持创新和活力的问题,我概括为“守正出奇”。创新的根源是守住原来的主业,这是前面各位都提到的,以麦捷所在的电子元器件行业为例,电子元器件是发展周期很长的行业,到现在都发展了一百多年了,日本有一些标杆企业比如村田,已经有八、九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这个行业里,中国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比如射频滤波器和电感,国产化率都比较低,所以这个行业对中国企业来讲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首先是守住这个主业,持续发展。但是在守住主业的基础上也需要创新,比如说元器件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各个应用场景方面,都可以做很多的创新,这是既聚焦又实现创新的思路。谢谢。

朱忠敬:各位嘉宾对上市公司有关的提质增效的分享体现得胸有成竹,确实每个上市公司就像中国红军经历万里长征一样,都是千锤百炼过来的。各位嘉宾分享了包括要专注主业、做中长期的战略规划、人才团队建设、上市公司怎样发挥资本运作的平台,把股权投资运用好,通过并购重组以实现规模效应,也强调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怎么样精细化管理,把无效资产缩减,优胜劣汰。都讲得非常好,这些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多。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论坛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和朋友们百忙之中莅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