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橡胶」橡胶上市公司有哪些(橡胶行业公司排名介绍)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青岛橡胶」橡胶上市公司有哪些(橡胶行业公司排名介绍)的知识。
赛轮轮胎生产车间的巨型轮胎
这几天,“青科大现象”再次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7月2日,青岛企业海泰科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价32.29元/股,收盘报58.27元/股。随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海泰科创始人、董事长孙文强身价已逾十亿元。创业之前,孙文强在青岛科技大学当了15年老师,海泰科正是在青科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孵化出来的,是青科大孕育的第8家上市公司。
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一所普通的省属本科院校,却获得了15项国家科技大奖,专利转让排名居全国第52位、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先后孵化了300余家科技型企业,通过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达到8家。它创造的“青科大模式”甚至被写入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
为什么是青科大,这背后有什么秘密?
7月3日,记者走进青岛科技大学及其校企合作企业赛轮集团、软控股份,探秘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青科大模式”。
“放水养鱼”,“青科大系”再添新成员
7月2日,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挂牌仪式举行,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受邀参加了上市挂牌敲钟仪式。
随着海泰科的上市,今年青岛已有8家企业成功上市,青岛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7家,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泰科成立于2003年,是由青岛科技大学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团队成员孙文强老师为主创办的,主要从事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先后为通用、大众、宝马、奔驰、保时捷、福特、沃尔沃、雷诺、特斯拉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开发内、外饰和功能件模具,在汽车零部件绿色溯源技术、汽车轻量化与数字化柔性智能制造等多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海泰科并不是青岛科技大学“人才+技术赋能”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青岛科技大学就大胆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不找校长找市场”,从那时起,便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这种“放水养鱼”模式,为青科大日后在产学研以及资本市场方面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青科大已先后孵化了300余家科技型企业,成立了10余家以科研成果为主体的学科性公司,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已陆续推动软控股份、万华化学、赛轮轮胎、青岛金王等8家公司实现上市,通过技术与人才纽带源源不断地支持企业把科研——变成技术——变成产品——变成应用——进而变成上市公司的科研生态圈,被社会形象地称为“青科大系”。海泰科上市,让“青科大系”又增添了新成员和新的有生力量。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产业链”
今年66岁的袁仲雪有多重身份,既是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又是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还是软控股份创始人、赛轮集团董事长。说起青岛科技大学的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袁仲雪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产业链”这句话来总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科技大学成立科技开发公司,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转化。2000年,多年从事科研管理的袁仲雪和几位老师,在原来校办企业的基础上,自筹资金、自负盈亏,成立了青岛高校软控有限公司。软控由学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密炼上辅机”项目孵化而来,短短六年之后,就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为青岛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
“校办企业改制,就是用市场的手段操作学校里的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成为学校的第二个‘科研处’。”袁仲雪说,校办企业改制一开始即瞄准市场,选择橡胶行业就是出于市场前景的考虑:21世纪将是中国的汽车世纪;人类离不开通讯与交通文明;衣食住行离不开橡胶和轮胎;轮胎承载着一家人的生命与幸福;橡胶是战争和平时期重要的战略资源……
校办企业改制后,在企业从事技术兼职的青科大老师们既能在学校里拿工资,又能在企业里享受待遇,企业上市时,还分给他们股权,这样的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软控股份生产车间
2002年,赛轮成立,2011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第一家A股上市民营轮胎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走出去”建厂的轮胎企业,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4.05亿元,位居国内轮胎企业第3位,世界排名第16位;
2006年,软控在深交所上市,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轮胎装备制造业中产品链最完整的公司,成为橡胶机械行业的引领者;
2008年,软控孵化成立伊科思,建成了世界首创3万吨烯土高顺式异戊橡胶;
2009年,学校和软控、赛轮共建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了东方宏业;
2011年,学校和软控、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市北区政府四方发起成立橡胶谷,注册资金1亿元,打造全球化工橡胶行业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2013年,橡胶谷、软控等共同成立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成功推出了化学炼胶的技术理论;
2014年,软控、怡维怡橡胶研究院等成立益凯新材料,启动世界首创化学炼胶30万吨项目建设;
……
二十年的时间里,青岛科技大学与软控、赛轮等相关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政产学研融合模式。围绕橡胶行业,青岛科技大学诞生和铸就了一条千亿级的产业链。
科技成果转化的“青科大模式”
据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介绍,青岛科技大学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打造以橡胶谷、科技园、新材料基地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一方面孵化高质量转化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创造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青科大模式”。
“青科大模式”具体来说主要有五种。
第一种是技术入股,组建学科性公司。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软控股份和赛轮集团。青岛科技大学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技术支持和发展平台,助推它们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逐步成长为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企业。
第二种是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1998年,依托学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学校与烟台万华联合攻克“MDI制造核心技术”,转让费2000万元,2001年万华化学在上交所上市。2019年,学校与万华签署7000万元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第三种是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学校通过与橡胶、聚氨酯、化工、医疗大数据等领域的大中型企业联合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从技术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解决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四种是多方共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孵化了海泰科的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就是这一模式的代表。2019年,学校参与建设的山东省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2020年,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入选第二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
第五种是校地共建产业聚集区。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山东省“橡胶强省”建设;主动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主动服务青岛“十五大”攻势,为青岛建设开放、活力、现代、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也在反哺科研,为学校深耕学术领域带来了更多机会与空间。如今,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四千多名研究人员,下设七个分院,研究方向包括装备、智能制造、轮胎、材料、互联网、化工等。这个团队的专家占了全国橡胶行业的1/2以上。经过在基础研究领域多年的积淀,如今,中心在装备、软件、新材料、互联网等领域都开始发力。
“我们不一定非得拿很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它给学校带来的人才培养的收益、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陈克正透露,预计一年之内,学校的第九家上市公司也将与公众见面。
校企合作,为城市发展赋能
今天的高校,对于城市而言,早已不是单纯的人才供给的关系——城市滋养高校,高校涵养城市。由高校衍生而来的,不仅是源源不断的人才新鲜血液的供给,还有产业蓬勃向上、不断突破自我的发展智慧,更有让一座城文化内涵承前启后、生生不息的重要根据地。
对于青岛这样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高校的存在则更为关键。一直以来,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代表的一系列高等学府,始终以高度的城市责任感,站在青岛学术、人才、产业、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第一线,为青岛贡献着高校所独有的擎动城市发展的力量。
目前,青岛科技大学“十四五”规划已经发布,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建成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的提出也是学校几十年坚持推进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的必然选择。从“橡胶黄埔”到上市名企,青岛科技大学与赛轮集团等企业携手所展现出的一系列成果,也充分展示了构建城市与高校共建、共融、共享新机制的重要性——“政产学研”融合的合作方式,能够充分激活高校与企业其在不同产业维度上的优势,在城市发展历程中所能发挥出的澎湃势能。
站在“十四五”开局的关键历史节点,高校与企业有能力也有责任,以更优质的校企合作的落地来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
有理由相信,面对新发展格局,每一座城市、每一所高校和每一家企业都将进一步紧扣时代脉搏,紧抓发展机遇,加强产、学、研之间的联系,形成“1+1+1>3”的效能,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多的协同共进、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