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产品」什么是标准化资产(标准化资产也面临整改难题、相互代销逐渐盛行)
今天,神州网给大家普及下关于「银行产品」什么是标准化资产(标准化资产也面临整改难题、相互代销逐渐盛行)的知识。
进入资管新规时代以后,银行资管的转型和整改仍是资管行业的重要课题。新规过渡期明确延长一年,为整改创造了窗口期,也从侧面表明,资管转型工作确实任重道远。
资管新规正式问世已过去两年半,距离第一家理财子公司成立也已一年半。相较此前的银行资管,如今行业已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一些已被市场及投资者们广泛关注的趋势逐渐明朗,比如产品形态多样化、期限拉长、保本理财逐渐退出、产品净值波动、越来越多的理财子公司涌现。
除了产品端显而易见的转型之外,还有更多新现象昭示着资管时代的行业巨变,比如银行之间相互代销产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意味着对产品竞争力的要求提升。
与此同时,脱胎于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还肩负着诸多传统模式下遗留的“包袱”。理财子公司能经受市场化考验吗?
标准化资产面临整改难题
从资管转型的初衷和效果来看,总体上的成绩是非常明显的。10月14日召开的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介绍,到8月末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资产合计90.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4万亿元,同比增长4.5%。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进资管产品的整改、转型,资管产品的风险状况得到改善。
具体表现在:
一是净值型产品占比提高。8月末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的余额占比是63.1%,比年初提高了7.7个百分点。
二是去通道的进程在加快,同业交叉持有的占比明显下降。8月末资管产品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来自于同业的资金占比47.3%,比年初下降了3.7个百分点。
三是杠杆率回落。8月末资管产品负债杠杆率(总资产比上募集资金)水平是107.8%,比年初回落了0.8个百分点。
不过,宏观上的效果并不意味着微观上每家资管机构的转型都是顺利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据他们介绍,其中还是面临不少令人担心的问题,资产整改仍是典型问题之一。
一位银行资管人士介绍,在大家理解中可能非标资产的整改是主要问题所在,但事实上银行理财持有的很多标准化资产也面临整改难题。“非标资产主要是时间问题,有些资产不是时间问题,更像是一种原来行业内通行的‘潜规则’下的产物。”
他所指的资产类型是商业银行相互持有的资本补充工具,包括次级债、永续债、优先股等,这些资产的特点是,虽然名义上是标准化资产,但是期限很长,在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差,基金等其他类型的资管机构很少购买。
“这些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工具基本都是银行之间相互以友情互助价拿的,收益率很低,甚至是亏本的买卖。相当于银行理财替银行完成行里的任务,你买别人的,别人买你的,收益低,说出去有面子,但是拿到二级市场去卖,很难卖掉。”上述人士直言。
从规模上看,此类资产不在少数。当前中国的银行机构资本缓冲垫减小,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尤其是随着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的逼近,国有大行的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加剧。
以二级资本债为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8月份,上市银行共发行2380亿元。9月份以来,各大行更是纷纷加速发行债券。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规模都超过了600亿元,建设银行还有1600亿元尚待发行。
银行理财子公司独立运作之后,这部分资产如何化解,后续是否还会配置?这是银行理财市场化面临的必然问题。
机构关心的问题还包括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整改问题。“目前利率一直在向上走,市场判断,多数认为近期会持续向上,长期限资产不太好处置。可能各家问题各异,但整改似乎进入瓶颈期,也不知道最终落地的政策会有什么变化。”另一位银行资管人士说。他关心的问题还包括,银行理财如何介入养老金融领域。
从转型整改的角度看,还有更深层的问题尚待明确,其中一个本质问题即,对理财产品的定位究竟是怎样的,目前市场上各家机构宣称的净值型产品,形式上是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形态,但是长期而言,对理财产品的标准是什么,对其定位是怎样的,是否会有更细致的要求?因为如果对标债基,目前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在管理等方面与之仍有较大差异。
产品同质化 竞争市场化
客观而言,银行理财与其他类型的资金有着天然差异,这也是市场客观存在的需求。资管新规之后,保本理财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投资者的理念和市场需求很难立刻转变。在保本理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作为其“替代品”,机构性存款近两年一度快速膨胀,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也显示了这块市场需求之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同业理财较历史峰值减少了90%,银行保本理财的余额、嵌套投资的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分别减少了62%和31%。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正在加入保本理财清零的阵列。
与此同时,结构性存款快速上涨,今年前四个月持续增长,一举突破12万亿。随后便迎来一系列监管整改要求,结构性存款规模开始萎缩。多家银行网点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没有产品;还有一些银行则表示,“现在收益很低、不建议买”。
保本理财退出、结构性存款遇冷,中国理财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理念必然面临着调整。银行理财子公司多数将自身定位为“综合型”、“大而全”的资管机构,但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同时,又面临着竞争渐趋市场化的挑战,表现之一就是,银行相互代销理财产品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一家城商行零售人士说,净值化转型之前,小银行自己也能发行理财产品,但现在要求高了,小银行引入大行产品进行销售比较积极。“代销他行产品的情况以前也有,但是现在开始非常普遍了。”
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零售部门人士也表示,最近银行之间相互跑动接触非常热闹,介绍产品进行路演,谈谈合作方向,“我们肯定还是销售自己家子公司的产品为主,但现在确实子公司那边以及我们零售部门这边都在向外拓展,谈谈销售合作,我们的想法一是丰富产品线,另外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希望能产生‘鲶鱼效应’,推动子公司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好一些。相当于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吧。”
不过,由于银行代销系统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复杂性,除了一些原本IT系统布局就比较完善的机构,其他银行真正落地合作仍需时日,“就是一个逐步市场化的过程,现在起步,可能真正落地合作的不多,但到明年后年就会越来越多,比例会越来越大。”
理财子公司或银行资管部人士对此却表现出一定的担忧。“我们定下了几条原则,首先我们自己行里有的产品,不能引入其他产品;其次,大家都有的产品,同等条件情况下,要优先销售我们自己的,也就是说要么同业有我们没有的产品,要么他们的产品优势非常明显。”一位银行资管部人士表示。
观念转变告别规模思维
银行理财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一些资管机构普遍存在一个担忧,即规模萎缩。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净值化转型,对于客户的要求而言,理财产品的吸引力相比之前大幅下降。
“当年资金池模式下,银行理财规模是上涨得很快,赚钱也容易,很多机构都是那个阶段做出来的。现在的金融监管政策下,不再可能出现那种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了。”一位银行资管机构人士感慨。
另一方面,部分银行在理财业务中绕过监管违规操作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在监管过程中检查出银行机构的问题以及处罚,其中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仍是“重灾区”。典型的违规行为包括违规刚兑、提供隐性担保、风险不隔离、理财资金违规投资、向不合格投资者销售权益类理财产品等。
破除规模崇拜,从规模理念向资管理念转变,正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
9月26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公开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管在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能力建设等方面处于转型阶段,一些机构的传统经营惯性思维较重,适合资管业务的管理机制和投研能力有待提升,对外交流亦有限,需要从业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做好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建设。各家机构应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客群特征、专业侧重等要素,积极探索市场定位和战略方向,不一味谋求大而全,还要发展中而专、小而美。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是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致力于资管领域政策和业务研究的独立智库,研究院宗旨:探索全球资管发展新趋势,求解国内资管发展新问题,搭建资管人才成长大平台,促进资管行业健康长远发展。2018年成立亚洲资管30人论坛,连续5年发布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定期举行资管30人闭门会议,探讨资产管理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由其主办的“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始于2008 年,连续举办13年,目前已是国内资管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资管大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