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专业化路线「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走专业化路线「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发展纪实
通讯员 何明超 陶源 摄影黄品青
用“异军突起”这个词来概述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是再精当不过得了。
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数字是不会说谎的。2021年末,公司成功取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年度新签合同额、施工产值和营业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超百栋高层、超高层主体结构封顶,无论是市场承揽还是实现营业收入,亦或是经济效益都像是被火烤的水银柱,蹭蹭上蹿,公司从一个长期屈居“副班长”位置的边缘化工程公司,一举跨入中国铁建股份公司工程公司20强方阵。多次荣获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和湖北省先进建筑业企业等称号。
从同质化到专业化
俗话说,不谋长远则不谋一时。纵观世界优秀企业的发展历程,都有着一个共同点:这些企业都始终恪守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长远的发展战略。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撞大运般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能演绎“守株待兔”或“刻舟求剑”的悲剧。
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
建筑安装公司的前身是集团公司名不副实的勘探设计院。为了生计,只能是挂着设计院的牌子,干的是工程公司的活计,走的是同质化的道路。但是,与综合性工程公司相比,兵微将寡的建筑安装公司,在铁路市场上只能是零打碎敲,聊补无米之炊。
企业究竟向何处去?作为一个将不过关张,兵不过千余小公司发展路在何方?始终是公司历届领导班子绕不开的课题,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就这个问题,公司领导曾与集团公司某位领导进行过探讨。
当时,作为一直靠吃“铁路饭”长大的“铁姓”企业,相当一部分人的思维始终跳不出“两条钢轨”的束缚,那位领导轻描淡写地回答说:“现在铁路工程那么多,仅那些辅助工程你们就干不完。”
说者随意,听者心凉:依靠捡铁路工程的“边角废料”(辅助性工程)干,吃别人的“残汤剩饭”,久而久之就被“挤”到“边缘化”、“辅助性”的位置上,能活下去就烧高香了,还谈什么发展!
就在那一年,中铁十一局集团高层住宅楼建设摆上议事日程,考虑到建筑安装公司的生存处境,高层住宅楼的施工任务就落在建筑安装公司的肩上。
或许是初试牛刀小心翼翼的缘故,或许是为生存之计不敢马虎心态,或许是为了打响公司的品牌目的,建筑安装公司对这一襄阳市第一幢20层的高层住宅楼,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益求精,以其巍峨的气势、协调的色彩、抗8.5级地震的坚固和无懈可击的质量,被无数市民及建筑专家仰慕和垂涎,并荣获湖北省最高工程质量奖——“楚天杯优质工程奖”,由于此楼坐落于襄阳市中心——诸葛亮广场地带,就格外的引人注目,成为襄阳市这座千年古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后他们又完成了襄阳市地下人防工程,襄阳市当代国际公寓、炮铺街综合大楼,其中襄阳市地下人防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工民建筑施工的相继成功,不仅让建筑安装公司提升了发展信心,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也找到了公司的发展目标——走向工民建筑专业化道路。
毫无疑问,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意识,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在实践中认识、在实践中升华的。目前,虽然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市场仍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但经济学家早就预言:本世纪2030年至本世纪中叶,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加快,工业和民用建筑则成为建筑企业的主战场,特别是各地政府启动的以经适房、保障房、安置房、廉租房为主的保障安居工程,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坚持“济世利民”的路线,走“城市包围农村”的发展道路,房建会越走越宽广!为此,建筑安装公司领导班子经反复的研究讨论,确立了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统一,与地域性发展相匹配,与自己的施工能力相吻合,以房建为主体、以市政工程和钢结构施工为两翼的腾飞规划。
企业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
从标准化到精益化
求方便、图省事,大概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态。因此尽管对每个项目、每个单项工程都有具体的施工方案和详尽的工艺标准,但在工程施工工程中仍然有可能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为了克服和根除这种趋易避重的心理,建筑安装公司对每个工程项目都先做一个“标准化的示范模块”,让所有参见员工进行观摩学习、熟悉掌握,不折不扣地照此办理。
由建筑安装公司担负施工的哈(尔滨)牡(丹江)高铁尚志南站站房工程,是沿线的的一个重要站点,施工时已是冰封雪冬、银装素裹,气温达到零下20度以上,混凝土保温始终是一个难解的课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安装公司的员工们,在跨度达292米的尚志南站周围搭建起了防护棚,然后又采取了“穿衣”(给站房墙体披上保温被)、“戴帽”(上面再覆盖塑料膜)、升温(在站房内点燃数十个火炉,)、“防冻”(往混凝土里添加防冻剂和速凝剂)等项措施,以保证达到混凝土正常凝结所需5度以上气温,打破了高寒地区冬季不能施工的惯例。
东北地区的冬季天寒地冻,混凝土基础和墙体极易开裂,墙体防护就成为一大难题。建筑安装公司专门组织科技攻关小组,对墙体养护进行了数百次的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高寒地区“三层包裹法”墙体养护技术,即:用棉被保温,用土工布保湿,用保护膜防风。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4次抹面,一次初平,二次精平,三次光面,四次局部处理。有的人不理解地说:“采取‘三层包裹法’防止混凝土墙体开裂是应该的,至于多抹一次还是少抹一次,谁也看不出来,那不是多此一举吗?”项目经理解释说:“多抹一次还是少抹一次,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但墙体混凝土的预应力却是深有感触的,多抹一次,水分蒸发和预应力释放就会减缓一步,墙体开裂的可能就会减少一些。越是这些看不见的地方,越要精心细致,越能体现一个单位的标准化意识。”
后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工管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验收组,对由建筑安装公司承建的尚志南站、新香坊北站至海林北站等9座车站,进行开通前的评审验收。这些站房或庄重典雅,或古朴肃穆,或简洁明快,或落落大方,充分展现着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欧式风格相呼应,一站一景与当地人文景观相融洽,观赏性与舒适性相统一的匠心独运。专家们一致评审认定沿线站房为“达到精品工程标准”,在业主组织的信用评价中名列前茅。
世界著名建筑师赖特曾言:“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房屋建筑是艺术的重要门类,它既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能体现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审美。特别是近代以来,当建筑摆脱了遮风避雨这一最基本的原始功能以后,就与美学结上了不解之缘。同时,建筑作为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从世界范围看,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使建筑行业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
在标准化施工的基础上,这些年来,建筑安装公司适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精益建造、精益施工、精益管理”的施工理念,坚持房建工程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房建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整体布局与地缘风格相吻合的原则,在房建市场上另辟蹊径。
由建筑安装公司承建的咸宁北站,就是融中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韵律美的“凝固音乐”。其主体架构强调建筑与当地人文景观相协调、舒适性与观赏性相统一,讲究“得景随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追求建筑的诗意美。那反曲向上、飞檐翘角坡型屋顶,“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极富动感。中国古典建筑中所蕴含的雕梁艺术,在咸宁北站得以展示。无论是外观颜色还是内在质量,无论是材料的选用还是工艺设计,都是那么独具匠心;车站对面一排排白杨、松柏、银杏等树种构成的绿化林,形成一条连绵的绿色长廊,以盎然的生机向人们展示着咸宁北站的美好创意!
而由建筑安装公司施工的赤壁北站,则以规整、恢弘为基调,以中轴线上的圆顶大厅为主体,以两边八字形的候车大厅为两翼,在尺度上保持彼此之间的基本比例关系,以维护其轮廓的雕塑感,并尊重其色调上的反差性,形同一只栩栩如生、振翅欲飞大鹏鸟。
由建筑安装公司承建的成都新鸿南路两栋34层的高层综合楼、成都市茶店子高层住宅楼、沈阳市地铁综合办公楼、西安市高层住宅楼、重庆市金桥鑫都高层经济适用房、广西南宁等高层建筑楼,将西方的“石构建筑”和中国的“木构建筑”力学与美学原理结合在一起,使其外部结构具有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既呈现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的结构美,也展示西方“石构建筑”的装饰美;在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既体现被国人一向醉心的田园的风味和情调,也注重现代建筑的诗意美,使人们在对人类智慧的惊叹中感受审美愉悦。这些年来,由建筑安装公司施工的工民建筑验收合格率均达到百分之百,优质工程率也达到了95%以上。
公司总经理陈起建说颇有感触地说:“建筑艺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艺术的方法也是无穷的,包括建筑设计在内的建筑艺术的创作,已经合乎逻辑地走向了多样性的格局。因此,作为建筑企业必须把创新视为企业的生命,必须掌握现代艺术语言和现代话语方式,进入艺术的现代语境。”
为了满足业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建筑安装公司先后创新开发的深基坑富水层桩基施工技术、高层建筑转换层及剪力墙与楼板整体浇注综合施工技术、预留锚环与外爬架外围防护施工技术、新型保温板等多项技术成果,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创造了一个项目部月施工完成9层楼的壮举,在建筑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经验化到数据化
历史进入数据化时代,大数据分析也成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必然举措。
在接到哈牡高铁尚志南站施工图纸之后,建筑安装公司项目部并没有照本宣科进行施工,而是对各项技术指标、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材料成本、人员需求等方方面面进行大数据分析,同时对当地的地理地貌、气候变化、风雪雨霜、地质水文等方面进行关联性大数据分析,确认凹嵌在诸多土包之中的尚志南站由于地势低洼,一旦雨季来临轻则容易返潮,重则导致地下水涌入,后患无穷。随之将分析结果提供给业主和设计单位,后经多方研究两次变更设计,标高抬升4.2米。但等到变更设计图纸出笼,时间已延缓了两个月,这让建筑安装公司陷入了背水一战的绝境。
面对这种“压力山大”的局面,项目部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人员安排,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0余个项目工地上,以及已经退休在家的老干部、老职工中,抽掉了200余名技术和管理骨干,调集了2000多名施工大军,在290多公里的线路上,点燃了熊熊燃烧的攻坚“战火”。终于向业主交付一座精品工程,得到业主的表彰。
由建筑安装公司担负施工的成都市茶店子高层项目,是一座“两场一站一所”的商住楼,高达23层,建筑面积达43000平方米,一、二层为商场,二层以上为住宅楼,商场与住宅楼层之间的转换层原设计需要数千吨钢筋。项目经理詹必秀通过大数据分析,认定这属于过度设计,只要改变施工方案,不仅节约大量钢筋、降低工程造价,而且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詹必秀主动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联系沟通,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得到了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赞同和支持,仅此一项就可为业主节约上百万元的投资。茶店子高层项目被成都市评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并荣获成都市建筑工程质量目标“芙蓉杯”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