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地方戏曲称为「琼剧海角惊涛」

互联网 2023-02-01 21:04:1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海南的地方戏曲称为「琼剧海角惊涛」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海南,琼剧、公仔戏、木偶戏等多种多样的剧种上演至今,它们是记录着海南人文历史的“活化石”,更是海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逢年过节搭台唱戏,周末上戏院看戏,平时拿手机听戏……海南戏曲因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海南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海南戏曲看海南,我们仿佛能从这个四季常青的琼岛上,看到些许岁月流逝的痕迹。

“四”说琼剧数百年

戏剧起源于民间仪式表演,包括舞蹈、哑剧、音乐、部分造型艺术,后来又包括诗歌。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样式。中国戏曲是现今中国至少300种以上戏曲剧种的概括和总称,它们大部分因地方语言和音乐特色而区分开来,如琼剧、川剧、汉剧、秦腔、黄梅戏等。也有因民族差异而得名的,如藏戏、傣剧等。“国粹”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在世界上极富影响力。

琼剧《冼夫人》

作为海南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

2008年,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琼剧产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三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比京剧的历史还要悠久,但实际起源时期却难以考知。关于琼剧的历史渊源,有四种观点:

一、“模仿说”,其代表为《海南岛志》。其志曰:“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来自潮州。明之初中叶,土人仿之,而土剧遂兴。”也就是说,琼剧是明初的海南人对流行于元代的木偶戏的模仿。

二、“外来说”,其坚持者多为琼剧老艺人。崖城老艺人范景乐说:“琼州土戏的前身是杂剧,来源于福建。崖州人过去称琼剧为闽南杂剧、琼州杂剧。”

三、“土著说”,此说在琼剧界颇有影响。明确提出此说者,是著有《海南汉人戏剧概论》一文的岑家梧。他认为,琼剧起源于海南当地民间歌谣,是一种土生土长的艺术。拥护此说者认为琼剧界流传的“无中板,即无琼剧”,就是此说的佐证。他们认为,作为琼剧的核心——“中板”先于琼剧,其源头为海南的民间歌谣。陈之也《琼剧史略》认为:“海南土戏产生后,根据海南语音的特点,对梨园戏音乐唱腔加以发行,并吸收了本地民歌小调、歌舞八音,甚至抛弃了曲牌,仅留滚调部分,由此逐渐显出地方色彩。”这就是说,先有海南土戏,然后才有土戏对梨园戏等弋阳腔诸剧的吸收改造。

四、“神话说”。古人将琼剧的来源与虚拟人物传说结合,使其渲染上神话的外衣。虽然这种说法缺乏有力的论证,但也不可忽视。

琼剧的发生与形成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要素,而应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诸种要素的影响和作用。

百看不厌的琼剧佳作

台上,演员们眼波流转,唱腔婉转,“戏”说喜怒哀乐;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可见琼剧魅力之大。

琼剧的角色行当分为五大行。即生、旦、净、末、丑。其实,早期琼剧的行当主要是生旦净丑四大类,发展到清末,才形成生旦净末丑五大台柱的行当体制。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近代以来,由于受京剧和粤剧影响,琼剧的行当体制发展得更加全面和完善。

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剧目,唱词均有牌子,有的还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原有的曲牌体和帮腔逐渐淘汰,现在只在某些戏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够找到痕迹。还有一种专门操台(即闹台)的锣鼓谱。

唱腔以中板为核心(包括三七中板),这种唱腔系由帮腔的七字板(又叫“七平板”)演变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线、反线、外线、内线等不同板式,有较大的适应性,不论生、旦、净、末、丑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是琼剧较为古老的唱腔。

能够“霸屏”海南数百年,琼剧的“魅力点”自然不少。除了热闹和有趣的场面、完善的“五大行”外,琼剧还有丰富的剧目。它的传统剧目分三部分:文戏(以唱功为主)、武戏(以做功、武打为主)、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

目前,琼剧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他剧种的古装、现代剧目共有一千五百多出。在琼剧的发展历史上,不乏优秀的作品,《张文秀》是其中的经典之一,而《红叶题诗》《搜书院》《狗衔金钗》《孟丽君》《王桐香告御状》《林攀桂》《汉文皇后》《糟糠之妻》《穷人布施》《红色娘子军》等,都是很多老百姓随口说得上来的传统剧目。

琼剧《红叶题诗》

“重门深锁幕帘垂,画堂春晓燕双飞,无限愁怀排不得,暂且移步出深闺。”琼剧《红叶题诗》以爱情为主题,唱出海南人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封建的勇气。现代琼剧《红色娘子军》以吴清华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为背景,生动刻画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军民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

海南人爱“绑戏”

海南人爱看戏。这戏,爱到什么程度?逢年过节,或遇有喜事,都要“绑戏”庆祝。

何为“绑戏”?在海南农村,大家众筹看戏,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这就是“绑戏”。

作为一种地方戏曲,琼剧是传递海南乡音乡情的最佳文化载体之一,在海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海南不少乡镇、村落,每逢公期、军坡等传统民间节日,或有学子金榜题名、老人做寿、华侨回乡等,当地都会请剧团到村里唱琼剧庆祝。尤其是每年的正月和二月,琼北、琼东一带的许多地方会举办公期活动,需要琼剧演出为拜公等仪式营造氛围。于是农村公期风俗就慢慢催生了“绑戏”习俗。为了热闹,村民们闹公期一般都会请戏团来唱戏,借此也可以显示本村的经济实力。琼剧演出时,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的村民都会赶来观看,看戏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绑戏”又称“缚戏”,就是提前预定、锁定戏剧演出的意思。不少地方以村为单位,召集村民或乡贤凑钱预约戏团来村里演出。

当然,“绑戏”也不是什么戏都绑,而是根据经济状况、筹款情况等不同的需求绑,选择合适的戏团并确定演出场次。

海南著名学者赵康太指出:“琼剧文化作为海南文化的结晶体,本身就是海南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缩影。海南岛各民族的思想行为、宗教礼仪、文化习俗、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宗法关系、语言风格、工艺技术等内涵,都可以在琼剧文化中找到它们的细微存在。世界上只要有海南人的地方就会有琼剧文化的存在。凭借着琼剧优美的唱腔,每一个海南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忆起自己的乡愁。”

海南人爱看戏。这戏,不仅仅指的是琼剧,还包括临高木偶戏、文昌公仔戏等等。

临高木偶戏

临高木偶戏用临高方言演唱,唱词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以“阿罗哈”和“朗叹”作为主要唱腔,人物的喜怒哀乐,都是用“阿罗哈”来表现。如果要表现“思念”就拉长音调来轻唱,表现“愤怒”就重唱,表现“哀怨”就慢唱,有时加上尾音。或许是独特的语言保护了这样稀有的剧种。临高木偶戏在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澄迈、儋州等讲临高方言的地区,每逢佳节吉日必登台上演。文昌公仔戏在元代已经出现,相传来自潮州。文昌公仔戏是全国少有的“半身木偶戏”,演员藏在幕后,公仔的下部用幔布遮盖,用半身表演全身。这一点迥异于临高木偶戏。

戏外

有戏

真正的“海南戏”

“夜风习习椰影动,一轮明月照海南。”传统琼剧《搜书院》,堪称真正的“海南戏”。《搜书院》演的是本地人、本地事,是最有本土气息的剧目,也是最难演好的一部戏。截至2013年的新版,该剧已经先后出现6个版本,然而,老戏迷和戏评人士,一般认可1954年王黄文、陈华和红梅的演绎,以及1981年吴孔孝、梁家樑和洪雨的版本,二者流行也较广。

剧情发生在海南300年学府——琼台书院,时间在清代雍正年间,讲的是掌教谢宝和学生张日旼(真有其人,他们都是海南清代的进士)与官方巧妙周旋和斗争,智救逃难到书院的雷琼兵备道镇台侍女紫莺的故事。

据查,该剧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便写成,作者佚名,上演后,当即遭到当局的禁演,致使台本失传。

琼剧史料记载,清末,著名丑角符美庆、吕凤清重新演出《搜书院》,但因原本帮唱诗曲散失,仅以科白形式上演。直到1954年春天,石萍、陈鹤亭根据吕凤清的口述,重新整理剧本,由海口集新剧团首演。两年后,剧本再经编剧韩克重新整理后,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0年,周恩来视察海南时,曾两次观看《搜书院》,并对台本做了修改指示。

作为一台才子佳人戏,有人认为《搜书院》从题材到艺术,都可与《西厢记》相提并论。而被粤剧移植和经马师曾与红线女演绎之后,《搜书院》更是蜚声梨园。

如今我们看到的琼台书院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这是当年该书院的高才生张日旻中进士后朝廷所赐。“琼台”二字得名于海南第一才子丘濬,据传丘濬号琼台,人称琼台先生,故书院由此得名。这里至今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是琼台师范学校的校址。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记者:刘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