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饽饽文化「胶东饽饽图片」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胶东大饽饽文化「胶东饽饽图片」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牛牧原
烟台是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地域文化,孕育了独特的胶东花饽饽习俗,蒸出来的美食艺术品寄托了大家对吉祥如意的期待。清明节捏燕子;六月初八祭龙王;七月初七牛朗会织女;从正月到腊月,从孩子出生到老人做寿,人们都爱用花饽饽来表达对节日的庆贺和家人的祝福,灶台上那锅冒着热气的饽饽,承载了传承百年的平安健康。
出生在烟台的花饽饽传承人蓉姐已经在笼屉周围忙活了三十多年,制作胶东特色花饽饽成为她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一直特别喜欢做这些,一天下来站得腰酸腿疼的,但是揭开锅盖,看到漂亮的作品,我就啥事也没有了。”蓉姐的眉开眼笑也让我对她手下的艺术品更感兴趣了。在她灵巧的双手下,面团变换成各种造型:传统的寿桃,新鲜的大白兔奶糖,富贵的牡丹花,可爱的小金猪……创意来自日常生活的观察,也有对传统手艺的继承。这一次,我便赶到烟台向蓉姐讨教一下,学一门手艺。
太阳才刚升起没多久,蓉姐就已经站在案板前开始忙活了,每天来到生产间的第一件事,就是榨汁。最原始的花饽饽是先把饽饽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料,涂上颜料的花饽饽,色泽虽艳丽却很单调,大多都是只能看不能吃了。但在蓉姐这里,她在继承了传统的手艺和当今食品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决定采用新鲜瓜果蔬菜榨汁配色,黄色是蒸出来的南瓜泥,红色是红曲米,绿色是菠菜,蓝色是蝶豆花,饽饽上鲜艳生动的颜色都是纯天然的,清新脱俗,好看极了。
当把榨出来的汁混合着牛奶、鸡蛋和面粉,就可以开始和面了。和面尤其讲究力度和双手的协调性,散成一滩的面粉在蓉姐一下一下的按摩和捶打里,很快就变成了一团团紧实的胖面团。当面团紧实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开始最核心的塑型环节了,这里捏一下,那边剪一刀,短短几秒钟,蓉姐手指翻飞,指尖像是在面团上跳舞,一只柔软可爱的小金猪扬着头就出场了,而再看看我手中的面团,好像一只短鼻子大象。
蓉姐告诉我,花饽饽能否塑形成功,其实全靠对时间的掌控。现在天有些冷了,在室温下和面后,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面团捏成鲜活的造型,而塑形完的花饽饽要再放进20多度的醒发箱里进行二次醒发。蓉姐说,只有这样,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才会被面筋中产生的麸质网死死网住,让面团的形态更稳定。我看着从醒发箱里待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小金猪,它的身材更圆润了,头还是高高的扬着,胖乎乎的一点都没变形。
醒发好的面团们就可以送进蒸箱了,热气呼呼地往外冒,一片欢腾。吞着口水等了半个小时,我们的花饽饽终于全部蒸好了,刚出炉的饽饽又膨大了许多,呼呼地冒着热气,蔬菜汁的颜色经过高温后更加自然明快了,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色香味一应俱全。我左手一支‘’玉米”,右手一个“柿子”,好不快乐。捏起来软软的,一松手面团就回弹了,撕开一块放进嘴里,松软却又嚼劲十足,切面能清晰地看到均匀密布的细孔,咀嚼时甜味散了一嘴,混着小麦的清香,不知不觉两块就下肚了。
双手揉出的面团才更有味道,也是花饽饽的精髓,而花饽饽的艺术之处,在于它惟妙惟肖的外形,更在于它自然的材料、淳朴的工艺和手艺人如初的心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