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散文诗「湖北 编钟」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武汉散文诗「湖北 编钟」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作者:岳阳鸿子
走进湖北省博物馆,迎宾大厅赫然摆放着一架硕大精美的编钟,站在灯光里的红毯上熠熠生辉,仿佛一位雄姿英发的主人张开怀抱,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前来拜访它的客人。
湖北省博物馆迎宾大厅的编钟
记得N年前一个深秋的下午,我曾从长沙岳麓书院旁经过。经不住“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诱惑,在接近迟暮的阳光下走进书院寻幽探古。书院内静寂无声,空无一人。我轻轻穿过庭院,凝神于树上那些凋零的枯叶,耳畔突然传来一阵钟鼎之声,纯净沉实,宛若天籁。我蹑手蹑脚循着声音找过去,终于在书院的一间厢房里,看见几位少年陶醉在一架编钟前。我清楚地记得那架编钟共计13枚,他们当时演绎的是那首湖南人乃至中国人最为熟悉与亲切的乐曲《东方红》。正是这一次与编钟的意外邂逅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惊艳其古朴淳厚的外在与绝美独特的音色,期盼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它并听场专奏音乐会。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略懂中国古音律的都知道,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1(do)、2(re)、3(mi)、5(sol)、6(la)。从宫到羽,按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我们上古有八类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其中的“金”是指金属乐器,它们大多由铜或铜锡混合制成。“钟”为“金”的代表乐器之一,若“钟”只有一个孤零零地悬挂在那儿的叫“特钟”,当它们成群结队,按五音高低排着次序悬挂的则叫“编钟“。
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是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葬挖掘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编钟”,也就是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编钟。
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
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它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镈钟共65件组成,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钟架为铜木结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全套编钟总重量足有5吨。整套编钟气势宏大、壮观无比。编钟上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内容为先秦乐律重要资料,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一部不朽的古代乐律学典籍”。
曾侯乙编钟整体不啻是东周时期造型艺术的巨构,气势壮丽恢弘,其秩序感与局部繁丽的装饰相契,犹如一部动人心魄的交响乐章。又因其为青铜制作,所以也是我国最为完整的青铜器之一。因其在湖北随州出土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湖北省博物馆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该馆曾推荐其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出。如今它作为中国难得的文化艺术瑰宝被国家保护起来,成为首批不得出境展出的文物之一。
我随着人群进入博物馆的“曾侯乙”展厅,在该厅陈列展柜里仔细欣赏着编钟上的每一枚钟。它们在灯光下散发着青铜器特有的悠远成旧与魅惑的光泽。钟的外形均为合瓦式造型,稍稍鼓起呈拱形,篆刻其上的铭文花饰与铆扣排列如古代战士身上的护身铠甲,给人以坚硬顽强、珞珞如石的印象。让人联想起烽火硝烟,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感觉坚硬有余,柔性不足。若不是先前曾有听过,初见绝对想象不出它们会与音乐紧密相关,并能敲击出清丽婉转的天籁之声。
从“曾侯乙”展厅出来,人们开始上楼去寻找另一件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我却念念不忘“编钟”情结。
有人说“只见其形,不闻其声”,不算认识编钟。我撇开人群,在博物馆内到处寻找编钟的演奏之处,来来回回均未找着。眼见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过,心里十分懊恼,以为这次要与近在咫尺的它失之交臂了。有同学提醒我咨询服务台,我恍然大悟。想着自己五迷三道得傻乎乎的智商甚觉好笑,服务台的工作人员为我指向博物馆主馆的左侧。我心急慌忙地从主馆跑出来,终于在左则辅馆找到了编钟演奏厅。看看演出时间,庆幸还能赶上10点30分的那场。只见墙上编钟演奏说明上标明演奏时间为25分钟,票价30元,还算便宜。但真是无法预测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我跑过全国很多地方,看过不少民俗演出,大部分混个开心,看个热闹。也有到最后发现上了洋当,捧个钱场的。想到这里,心里又不觉添了几分忐忑。
眼见着排队买票,等待入场的人越来越多,我提前十分钟检票入场。演奏大厅并不大,约能容纳300余人。醒目的舞台之上摆放着一架与博物馆迎宾大厅一模一样的编钟。
演奏大厅的编钟
我曾看过北京卫视一档节目“非凡匠心”,有一期专门介绍过编钟的制作。原来曾侯乙编钟出土后,人们遂对其音质进行了检测,发现编钟音质良好,发音准确。于是于当年的建军节,在驻随州炮师某部礼堂举办了第一场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音乐会。当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它那雄浑而又浪漫的千古绝响时,全场欢呼雀跃,盛况空前。这次编钟演奏的成功,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随着演奏场次的不断增加,受击较多的钟,尤其是下层的几个大钟,其正鼓部表面黑色的氧化膜渐渐被击去,黄白色的原铜裸露出来。为了保护国宝又不至于让绝美的中国古代音乐被埋没,国家文物局组织了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经过5年反复试验、试制,终于于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复制的过程艰辛曲折,也让人感叹与钦佩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与伟大,何以铸造出如此惊世之作!据说迄今为止,全国仅有曾侯乙全套复制编钟4座,一座在它的发祥地随州市,两座在湖北省博物馆,还有一座则带上“种子营”的称号,送往了台湾鸿禧美术馆。
排队等待看编钟演奏的观众
10点30分演出正式开始,以宫廷古乐《今夜》开篇,编钟用它那独特绝美的金属音色收服了所有观众。观众席上鸦雀无声,只听得那大钟低音洪浑有力,余音不绝,振人心魄;中号钟中音抑扬顿挫,干净利落,摄人心魂;小号钟高音则清亮明丽、婉转悠扬,动人心弦。它们时而单奏时而交错,用壮丽厚重,天赋异禀的神韵深刻地诠释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及美学精神,向人们展示了其独特与交融并辉的艺术魅力。紧接着编钟又与琴、瑟、磬、埙、鼓、笙神奇合奏,演奏者先后演奏了古乐《幽兰》、《楚商》、《竹枝词》、《屈原问渡》、《流水》及外国名曲《欢乐颂》。所有演奏无不酣畅淋漓表达了每一首乐曲的主题思想,也体现了编钟底蕴丰厚的内涵及魅力,以及无所不能的表达空间及宽广音域。编钟所表现出来的那一份浓烈,那一份伟岸,那一份热情,仿佛采“天、地、人”之和谐,集东方神韵于一体,展中华大美于无形。令人心驰神往,热泪盈眶。
编钟演奏欢乐颂
编钟与埙、笙、琴一起演奏古曲《屈原问渡》
25分钟的演奏很快便结束了,全场观众对演员们超高水准的演奏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饱含着对编钟深深的留恋之情,依依不舍。
走出剧场,编钟的绝响依然在我的脑海中环绕,久久不能散去,此次与编钟近距离的接触让我十分震撼。鼓震天地,钟击灵魂。谁敢铿锵作乐,唯我华夏先人。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晨钟暮鼓”这个词,虽然有些牵强。但这编钟的天籁之声分明又是刻骨的,带着些腐蚀的曼妙,带着些妖娆的独特,带着些孤傲的清高,带着些不移的坚定永垂青史,代代不绝。
我骄傲我的中华民族,我敬畏我的智慧先贤,我为自己能生长在曾为楚地疆域的国土上而分外自豪。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