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金饰」黄金环(黄金环环相扣的寓意)
最近很多人在问「文物金饰」黄金环(黄金环环相扣的寓意),今天神州网就「文物金饰」黄金环(黄金环环相扣的寓意)展开分析。
甘肃,扼守河西走廊,头枕祁连山脉,东接长安,南通巴蜀,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
在《史记》的西汉俗谚中有“陇右熟,天下足”的记载,可见当时的甘肃乃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其重要地位不仅仅在于军事,也在于经济。
提起黄金,中国最早的金器出现在北方,而北方最早的金器出现在甘肃。
鸱鸟形金饰片 春秋 甘肃省博物馆
01
玄鸟生商封王土,秦扫六合始皇出
在兰州,不能错过的除了地道的牛肉面和手抓羊肉,还有甘肃省博物馆。而来到甘肃省博物馆,一定要去看看鸱鸟形金饰片。
关于它的文物价值,考古学者是这样描述的:它是目前发现的秦文化最早的金器,它是研究秦文化的重要物证。
这件文物且先不深入探讨它的文物价值,就其被发掘到收入馆藏就包含一段值得讲述的故事。它的发现不是在古墓的考古现场,而是在远离故乡八千公里以外的法国巴黎。时光倒回三十年前,1992年—1993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墓被文物贩子盗掘,大量文物被盗,下落不明,很多重要文物及墓葬信息荡然无存。时隔一年,1994年,考古学家韩伟在巴黎见到一批秦早期文物,包括金虎1对、鸱鸟形金饰片4对8件、小型金饰片30余件。
鸱鸟形金饰片 春秋 甘肃省博物馆
大约同时,法国吉美博物馆入藏了一批出自大堡子山的金饰片。出现在巴黎的这批文物和被盗掘大堡子山秦墓中残存的文物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因此专家推测,它们极有可能就是被盗并非法流失出境的珍贵文物。很快,中方与法方展开交涉,分别从考古学和法律两个链条进行了“双重举证”,最终确认这就是大堡子山秦墓被盗的文物,然而跨国文物追索不可能那么一帆风顺,历经20年多的交涉,在中法两国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流失海外20多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其全部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和展示。这批流失文物的回归,是我国第一次主动追索文物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是首个通过官方依法成功追索文物的案例。
从文物价值的角度,它更加意义非凡,它有别于中原以青铜、玉为礼制的传统,秦人把它作为身份的象征。这应该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这些金片可能是早期与欧亚草原往来的证明。在同时期,地处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带的甘肃张家川马家塬西戎贵族墓地出土大量的鋄金银工艺的车饰件,铸造工艺的金饰件,也印证了当时这个地区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它所出土的大堡子山秦墓就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秦人四大陵园中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墓地。这个墓地的挖掘解开了“西垂陵园”和“秦人发祥地”两大千年谜团。
鸱鸟形金饰片 春秋 甘肃省博物馆
关于这些金饰片的用途,由于金饰片尺寸大且边缘有孔,据推测它们应该是装饰品,可能是用来装饰棺椁或车马的。金饰片的鸱鸟形又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诗经·商颂》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其讲述的是一个叫简狄的女人,吞服了“玄鸟”下的蛋后,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契。契,即是阏伯,是传说中的商之始祖。另据“清华简”记载,秦人的祖先是居住于东方的华夏部族的一支,为现在山东一带,是殷商贵族嬴姓部族。后因嬴氏部族的一部分人参与了武庚挑唆的三监之乱而遭到周公姬旦的惩罚,使居住于东方的嬴族被迫西迁,沦为庶民。故秦人视“玄鸟”为自己的先祖和部族的图腾。
金饰片的鸱鸟纹饰代表了秦人对祖先的崇敬与向往。另外,鸱鸟是一种凶猛的动物,代表了秦人勇猛尚武的品格。
02
春风不度玉门关,戈壁惊现黄金环
到甘肃,笔者心心念念想要拍摄的还有一件重要的黄金文物——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耳环,在博物馆里很难目睹到它的踪迹,所以笔者又去到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春风不度玉门关,戈壁惊现黄金环
这对金耳环古朴大方,距今大约3800年—4000年,采用最原始的锤鍱方法制作而成,呈椭圆形,一头扁平,一头略尖,便于穿过耳孔佩戴。
单纯从艺术性的角度,金耳环似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它既没有华丽的纹样,也没有复杂的工艺。如果真的要给它一些溢美之词的话,那就是大道至简,反映了古人对黄金的朴素审美。
如果从历史文化和考古价值的角度,则非同小可。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批黄金制品,还是现存最早的黄金饰品,开启了中国境内使用金饰的先河,是中国境内金耳环届的“众环之祖”,它对于中国黄金文化开山鼻祖的意义远大于形式意义。
这对意义非凡的金耳环的发现过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它是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被发现的。1976年,当地修建公社中学,选址在一片古墓群上。破土动工的时候,施工队很快地便在距地表不深的地方挖出了一些石制器具、陶罐和铜制品。为了争取时间,早日完成修建任务,施工队还开来了推土机,把一些凸起的墓葬推平。在推土机作业和人工开挖地基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出土文物被破坏。
这些出土文物引起了很多人争相传看。幸运的是其中有位兰州下乡知识青年,看到这些陶罐,因为略懂一些考古知识,就将其带给了省城考古队的亲戚。他的亲戚一看便断定这些文物非同小可,随即汇报给省文物考古队。不久省文化和旅游厅便批复并正式组织人力来玉门挖掘。于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的火烧沟遗址发现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甘肃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春风不度玉门关,戈壁惊现黄金环
火烧沟遗址所代表的火烧沟文化是我国夏代时期最先进的文化之一。火烧沟墓地居民的铜器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夏代诸文化中,仅次于二里头文化。火烧沟人上承三苗,下启周族,不但创造了先进的文化,而且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部族,距今约3700年。佩戴金银首饰并用其作为陪葬品,是火烧沟遗址墓葬的一大特点。
那为什么这里会发现中国最早的金器呢?提及甘肃,人们往往联想到丝绸之路。开启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是汉王朝为抗击匈奴而通西域,以联络诸民族建立盟军。最终由于时局变化,这条战争之路成了和平之路。然后时间从汉代再向前推进约2000年,作为古代文明扩散和传播的起源地之一的欧亚草原,伴着古印欧人的东迁以及始于约公元前2000年的中亚游牧民族的大迁徙,黄金文化也随着东迁。
而甘肃所处的地理位置刚好成了东西方文明,北方草原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交会的十字路口,中国最早的黄金制品在这个东西文明交汇带上出现就不足为奇了。随后的2000余年间,历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大一统,黄金文化逐步向中原地区渗透,同时也不断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
现在再回看这对金耳环,是不是肃然起敬?质朴,纯美,不加任何雕饰的原始大气,笔者认为,用任何词汇去形容它都不为过,毕竟让我们看到了4000年前的先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填饱肚皮,遮风挡雨,开始学会“打扮”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