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周报」黄金甲大闸蟹(黄金大螃蟹)
最近很多人在问「大闸蟹周报」黄金甲大闸蟹(黄金大螃蟹),今天神州网就「大闸蟹周报」黄金甲大闸蟹(黄金大螃蟹)展开分析。
来源:时代周报
今年大闸蟹的市场表现令业内人士感到担忧。
九月底大规模上市以来,大闸蟹价格高开低走,10月21日,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原会长杨维龙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截至目前,部分大闸蟹降价已超过30%。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由于供大于求等原因,今年的大闸蟹价格出现跳水。饿了么、盒马鲜生10月14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饿了么大闸蟹外卖的平均客单价较去年同期下跌9.3%,盒马生鲜普通大闸蟹的价格较往年下降15%。
“去年全国大闸蟹的产量75万吨,今年产量可能超过80万吨。伴随全国大闸蟹产量上涨,市场销售量和价格不增反降。”杨维龙向时代周报记者强调道。
产销涨跌背后,是混乱的大闸蟹市场。
供大于求
今年大闸蟹“价格跳水”的问题主要出在中小规格的普通大闸蟹上。
10月21日,南京黄金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团结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其所经营的大闸蟹大多为平均单价为100元左右的优质蟹,实际销量并没有受到影响,据他所知,规格较低的普通大闸蟹今年价格下降趋势明显。
多位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等规格的普通大闸蟹在市场上的价格走低与其近年来攀升的产量有关,“已经供大于求了。”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出于环境保护的考量,近年来湖面围网大幅度减少,塘蟹养殖渐渐成为主流的养殖方式。由于渔业养殖自发性强、塘蟹养殖要求不高,而大闸蟹在水产养殖中利润较高,各地养殖户纷纷自发加入大闸蟹养殖队伍。
曾经是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首位会长的杨维龙,从2002年开始,在11年任期内主导架设了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桥梁,被业内誉为“大闸蟹教父”。其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早在今年春节前,他便预测到今年的大闸蟹产量会发生上涨,“虽然湖蟹产量在降低,但池塘养蟹越来越多,稻田养殖铺天盖地。”杨维龙说道。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副镇长张金彪一直以来从事大闸蟹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10月21日,他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闸蟹养殖户们综合投入产出的效益之后,一般都会选择养殖中小规格的普通大闸蟹,“中小规格的普通大闸蟹产量较高,投入较少,正常情况下,每亩能有一两千的收益。”
从数据看,今年市面上流通的大闸蟹的确是中小规格居多,且价格较低。大闸蟹“变瘦了”,已成为普遍现象。
据盒马鲜生发布的大数据显示,今年的大闸蟹市场,19.9元到39.9元成为主力的消费价格。
价格跳水必然会对中小蟹农的养殖收益造成影响。
张金彪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在今年的市场局势下,许多大闸蟹的养殖户会发生亏损的情况。”
据史团结透露,部分河蟹池塘养殖户会出于成本的考量减少饲料的供应。“50亩的养殖面积,每天就要投入1000元左右的小鱼,成本很高,他们对投下去到底能卖多少钱是有点担忧的。如果河蟹持续走低价,长此以往的质量只会越来越差。”
行业乱象
大闸蟹质量下降的原因还来自“逐利心切”。
杨维龙观察到,近年来大闸蟹提早上市的趋势愈发明显,“部分地区大闸蟹的开湖时间罔顾了大闸蟹的生长规律。”
在杨维龙看来,开湖过早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一旦开湖的消息传出去,消费者就会认为大闸蟹已经可以吃了,消费者吃了未成熟口味不好的大闸蟹,很容易产生错觉,认为大闸蟹不好吃,这样,对整个大闸蟹市场都将造成恶劣影响。”
“老祖宗说,西风响,蟹脚痒。阳历10月份左右,成熟的河蟹会爬到东海交界处,那个时候的河蟹才是好吃的。”10月22日,国家虾蟹体系岗位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成永旭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排除有些地方的河蟹成熟较早,但整体而言,河蟹上市的最好时间依然是“阳历10月雌,11月雄”。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在今年8月21日, 江苏省兴化市就已举行开湖捞蟹仪式,且开湖仪式与天猫聚划算合作紧密,开湖后三天将有300万只大闸蟹上线聚划算平台。
10月23日,金凤蟹庄市场总监冯娟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之所以市场这么乱,是因为小部分人只追求尽可能地牟利,不顾行业长期发展,“提前上市是为了赶中秋的销售旺季,他们不管消费者吃到螃蟹究竟好不好吃,只要螃蟹能卖出去就行。”
此外,由于大闸蟹属鲜活水产,不易保存,所以购买蟹券送亲朋好友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选择。但近年来“纸螃蟹”身上暴露出来的提货难、商家跑路、货不对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大闸蟹行业的口碑也造成影响。
10月23日,位于上海的蒋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十一前,他想要将蟹券兑现,却被商家客服告知大闸蟹只能长假后送到。然而,长假后蒋先生却发现姗姗来迟的大闸蟹实际规格与宣传不符,客服却表示责任与其无关,“我不知道该去找谁说理。”
事实上,“纸螃蟹”对整个行业的危害还有更隐蔽的一面。
10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纸螃蟹”大量空转,无法反映真实供需情况,可能误导蟹农。“部分经销商有个如意算盘,他们‘印制’蟹券数量比实际销量多,若提货量大就借故拖延到第二年,若蟹券拖过期则等于白赚。然而,蟹农可能被电商平台供销两旺的数据误导,盲目扩大生产,导致螃蟹滞销。”
亟需行业规范
据中国渔业协会统计,我国每年大闸蟹产业规模2017年为778亿元,2018年约为970亿元,年增速约20%。中商产业研究院由此统计并预测,2019年我国大闸蟹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千亿元。
杨维龙向时代周报记者直言,“目前大闸蟹行业还在拼命地发展,但质量却并没有整体提高。”
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是由于当前以池塘养殖大闸蟹为主的大闸蟹产业,养殖模式多样,养殖者的技术水平也存在差异,造成了大闸蟹的品质参差不齐。对此,成永旭教授不断呼吁:“大闸蟹产业迫切需要制定上市分级标准。”
张金彪也表示,大闸蟹产量大以后,养殖户的收益明显没有以前好,“目前的乱象对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大闸蟹行业需要建立标准,使得养殖户在养蟹的时候有规矩可依,在对大闸蟹的产量和质量的追求上,尽可能地找到平衡。”
“我们需要建立行业规范,让大家知道中国的好蟹是有客观的评判标准的,让专业人士为消费者进行鉴定、引导和示范,教消费者什么时候吃什么蟹。”杨维龙同时指出,行业还需要规范螃蟹的上市时间,避免不成熟的大闸蟹流入市场,影响口碑。
在杨维龙等业内人士看来,行业走上规范化之后,市场便会重归理性,质量较差的大闸蟹养殖户会被淘汰,产量也会得到控制。